在乡村振兴中破茧成蝶

恩施州恩施市盛家坝镇二官寨村,因历史得名,以旅游闻名。全村国土面积37.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森林覆盖率85%,耕地面积5443亩,辖5个组,816户、3015人,其中土家族占80%,是典型的民族传统特色村寨。近年来,二官寨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新起点,把握新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具体行动,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蝶变”:一幅生机勃发的画卷

昔日“穷山窝”,今日“聚宝盆”。如今二官寨村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画卷。

(一)产业兴起来了。7年前,二官寨村交通闭塞,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传统种植,产业基础薄弱,日子过得清苦。2013年以来,二官寨村立足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逐步形成了“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实现了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目前,全村有民宿220家、床位480余个,农家乐22家,常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带动310人就近就业,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0万元。全村茶叶面积超过3000亩,加上油菜、药材、魔芋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户平达到6亩。投资100余万元新建的茶厂基本完工,投产后可日加工鲜茶1.2万斤,年产值近1000万元。6名大学生回乡创业发展中蜂1300余箱,年收入近200万元。专业大户发展生态订单农业,产出的大米可卖到20元/斤。全村现有林业、茶叶、蜂业等各类专业合作社11家,直接吸纳、带动313户贫困户1380人实现增收。

(二)生态美起来了。过去的二官寨村生产生活条件差,人畜混居、畜禽散养的情况比较普遍,垃圾乱倒、柴草乱堆、污水横流等“脏乱差”问题突出。乘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通过硬化道路、刷墙垛脊、安装路灯、无害化处理垃圾、建设人工湿地、种植绿化树、修缮庭院等,人居环境更加舒适。在“微改造”上下功夫,不大拆大建、不乱挖乱砍,维护山、水、林、田、屋等共生共荣的自然生态。尽可能复原农耕文明的传统生计方式,如保留野竹林、种植水稻田、修缮水车、摆置农器具、修建竹屋、编制庭院田园竹栅栏等,体现农村特点、留住乡土味道。尽可能保护古老建筑、延续民族文化根脉,如保留家规家训牌匾、修葺吊脚楼、修缮风雨桥、铺设青石板广场等,再现古驿道、古栈房、古茶楼等古风底蕴。二官寨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和休闲康养之地,先后荣获“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提名奖)”“国家森林乡村”“国家AAA级景区”等众多殊荣。

(三)文化活起来了。二官寨村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但随着工业文化对农耕文化的不断冲击,传统宅院村落衰败了,农事节气、民间艺术、节庆活动只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把承载了祖祖辈辈记忆的老房子保护好,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住子孙。”这是旧铺康家后人的心声,也是二官寨人的行动。挖掘具有300年历史的巴蜀盐道文化,保护和修缮小溪胡家大院、旧铺康家大院,传承原生态“九佬十八匠”、“恩施南戏”、康胡氏文化,自编《二官人家》实景剧、腰鼓、连响等,把老祖宗的好东西找了回来。积极开展“五好”、“最美”等文明评选,通过“小手”拉“大手”(学生带家长),开展“五边洁净”(屋边、路边、田边、沟边、河边)活动,倡导和引领文明新风。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景区可视范围不葬新坟,鼓励栽种杜鹃花等绿植取代挂清祭扫。建成群众文化广场5个、文化书屋2个、陈列馆2个,核心院落建起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治理顺起来了。二官寨村曾是“群众气大、干部头大”的治理难点村,干群关系紧张,社情比较复杂,“扯皮拉筋”时有发生。近年来,坚持以党的领导统领全局,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激励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引导建立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多个建管协会,指导完善自治机制。发挥德治独特作用,制定村规民约,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活动,明确“五长”权责(组长、河长、山长、路长、厕长)。尤其注重发挥乡贤能人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生态治理、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乡贤能人的影响下,村民自发修路架桥、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组织义务护河队轮班巡河护河。成立康氏文化研究会,弘扬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参与化解村民纠纷,2019年二官寨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未排查出一起矛盾纠纷隐患。

二、“解码”:一场乡村善治的探索

二官寨村破茧成蝶的背后,是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一线落实的范本,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出的硕果。

(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政治定力。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目标是明确的、要求是具体的,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靠的是行动检验、现场检验和成效检验。镇、村两级落实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不喊口号、不玩概念、不务虚功,结合二官寨村的历史传承、生态风貌、产业基础、乡土文化、人文精神等地域因素,把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逐条转化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找准了狠抓落实的着力点,切实把讲政治落实在行动上。比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尊重原生态自然肌理,保护原生性绿色景观,禁砍树、不改沟、少拆房、慎硬化,修旧如旧,就地取材,美化山、水、林、田、屋,真正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基层一线具体化、现场化,绘就了一幅新时代二官寨版的“富春山居图”。

(二)薪火相传、执着坚持的守护耐力。二官寨村是一个文化厚重、山水灵秀的传统村寨,随着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兴起,各路资本相继进入,粗放式的乡村建设工程随之而来,原生态文化和原生性景观曾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在追求现代和守护传统的权衡中,旧铺康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康敏意识到了康家大院古木屋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镇村两级的支持下,从2005年开始了康家大院保护维修和文化传承工作,并以村规民约的方式规范木屋建筑风格。从古木屋保护维修提升到康家耕读文化传承,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农具农活等农耕文化遗产,保护村庄原始风貌,以“微改造”的思路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人居环境。镇村两级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张蓝图绘到底,这种守望和坚持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剑,充分展现了农耕文明在新时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魅力和风采。

(三)以旅促农、融合发展的产业动力。二官寨村人均不过“一亩三分地”,农业发展空间有限,但拥有原生态文化、原生性景观等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先天条件。二官寨村的乡村旅游2013年从小溪起步,2014年在旧铺升级,在旅游产业的催生和牵引下,全村业态不断丰富,动能得到转化提升,产业潜力逐渐释放,初步形成了以旅促农、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乡村经济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农民开始分享到全价值链的增值收益,从单一的农业收入扩展为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等多种来源,收入更多了,门路更宽了,钱袋更鼓了,乡村振兴的动力更强劲。

(四)收放自如、进退裕如的治理能力。从治理的角度看,二官寨村最值得总结的是,在基层党建的引领下,打“乡情牌”吸引能人回归,示范引导农民“说事、议事、主事”,该管的就管好,该放的就放下,把群众的力量释放出来。镇村两级确定二官寨村乡村旅游的思路和方案以后,以康敏为代表的能人走到了前台,制止拆除古木屋修建砖瓦房,带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率先开农家乐引导村民致富,康敏刚开始还遭遇非议、辱骂甚至人身威胁,但实实在在的变化最终让群众理解和接受。镇村两级因势利导,通过能人引导农民按以奖代补的方式参与乡村美化项目,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发展致富产业,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效能大幅度提升。能人在治理过程中这种缓冲、示范、动员作用,辅之以德治、法治的手段,使干群关系融洽了,治理成本下降了,呈现出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乡村治理格局。

三、“匠心”:一种积厚成势的期许

二官寨村的实践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示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前,既是我州脱贫攻坚的收官期,也是乡村振兴的加速期,要发扬“工匠精神”,树立“精品意识”,积厚成势,共襄一流,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理论要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粮食安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传承农耕文明、创新乡村治理、支持农民创业、打赢脱贫攻坚战、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11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乡村振兴的意义、目标、要求和路径,既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南针,也是教科书。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的系统学习和全面把握,对照工作实际找思想差距、对照具体条件找工作载体,防止在工作实践中碎片化落实、选择性执行,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一线完整准确落地落实。

(二)生态要保护好。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我州作为生态功能区,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研究当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坚决摈弃过去粗放式治理模式,不搞过度开发,不搞过度硬化,避免山水景观同质化、城市化、西洋化。要邀请一批优秀策划大师下乡,发挥能工巧匠作用,注重原生态风貌设计,就地取材、修旧如旧,尽量在保持原有自然肌理的基础上进行“微改造”,守护好天蓝地净、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推动农村垃圾减少存量、循环利用,完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三)产业要选择好。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宜旅则旅、宜农则农、宜工则工,进一步探索富有恩施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子。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不贪大求快,不刮风搞运动,不过度集中资源和财力搞“形象工程”,避免走弯路、翻烧饼、招民怨。乡村旅游要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区位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综合研判,特色农业要根据种植传统、品质品种、土壤结构、劳动力结构、市场前景、山地气候等因素稳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要考虑基地供应、交通物流、市场半径等因素合理布局。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引导各类资金、人才流向农村。

(四)群众要组织好。乡村振兴,农民群众是主体。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把群众的力量充分释放出来。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畅通外出人才返乡创业渠道,带动更多资本下乡、人才返乡。要建立合理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土地入股等形式,让群众参与收益分配,共享发展成果。要创新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培育一批有能力、有影响力的社会人才或熟悉本土社情的“能人”,带动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当好乡村振兴的主人。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