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基良
现任湖北科技学院校长,兼任武汉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是湖北省高校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咸宁市“158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省级品牌专业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
他是农民的儿子,他从农村走来。虽饱受风雨、历经磨难,但他的广博、儒雅、高德,都是他身上难以掩藏的灼灼光华。
1963年4月12日,吴基良出生在崇阳县青山镇水库村的荆竹冲,在家中排行老三。老家地处库区,生活十分困难,小时候的他由于营养不良而骨瘦如柴、弱不禁风。上小学时,没有课本,只好将别人读了的书拿一个模本;没有笔,就拿木炭写字,有时用树枝在地上划字;没有闹钟,老师就看太阳的影子从墙壁上移动划记号……每到放假时,懂事的吴基良就主动帮家里干农活,上山砍柴、放牛、打猪草......
1976年,勤奋好学的吴基良考入当时的古市中学。正逢学校扩建校舍、开展勤工俭学,负责爆破的吴基良要安装雷管炸药,到离校20多里的崖山当挑夫,一天下来,早已腰酸背痛,脚板起了血泡,但他从不叫苦叫累。1978年,吴基良升入古市高中,一年半后转入当时的华陂重点高中。由于当时在校大多都在劳动,学业落下不少,1979年高考时吴基良名落孙山。
此刻的吴基良一度很迷茫。好在他的班主任老师对他寄予厚望,多次动员他到崇阳一中复读。当时,已随姨父、舅舅学了一个多月木工的吴基良重新燃起了学习的斗志和激情。那时,交通极为不便,为了节约开支,他常常天亮就出发,挑着柴米油盐菜,翻山越岭、风雨无阻,踏上了一中艰辛的求学路。
逆而思进,志者功成。1980年再次高考时,吴基良考了370多分,9月中旬,当接到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的录取通知书时,他流下了激动而喜悦的泪水。
考上了理想大学的吴基良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决心考研。英语基础极为薄弱的他,潜下心来,从简单的A、B、C开始学起,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凭着执着的精神和努力的付出,1985年,吴基良考入西安医科大学药理研究生专业。1988年7月毕业后,他又回到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担任药理课教师,1990年担任药理教研室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
1991年,吴基良考入同济医科大学内科博士专业,1994年毕业回到母校后,牵头成立了“鄂南医药研究所”,开发了新旧保肝饮料、腺列线痔疮坐垫等。
作为原咸宁医学院回校工作的第一个博士,1996年,吴基良主动承担了创建临床药学专业(当时中南地区唯一,全国第三家)重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多方努力,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昔日的临床药学专业成为省级品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药理学团队成为省级教学团队、药理学两次入围省级重点学科;依托药学学科组建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实验室”成为省重点实验室。
他治学严谨,爱岗敬业,一直担任医学类本科学生《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和《医学科研设计与统计》教学工作,教学成果丰硕,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作为校外兼职导师,近年来他指导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研究生3名。
吴基良善于结合临床开展药理学研究,曾系统地开展了对绞股蓝、倒卵叶五加、碎骨子、穿心莲、有机锗、碘杂环化合物、甘草酸等的药理作用的研究。1985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对绞股蓝总皂甙的心血管药理研究,为后来绞股蓝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自1991年开始,他着重研究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防治,对冠脉内皮细胞,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预适应三者的关系作了深入、广泛的研究, 得出了心肌再灌注损伤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密切相关的结论,为器官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2006年从加拿大Alberta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回国后,将研究重点放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上,着力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础研究,旨在为糖尿病的防治寻找新的途径。
1998年,吴基良担任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药理教研室主任,兼任院长助理。1999年下半年,他到湖北大学脱产学习英语半年,之后又成为湖北省学科带头人。2000年到省委党校脱产学习一年,成为省管的中青年干部。同年7月,他兼任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2002年3月,原咸宁医学院和咸宁师专合并组建咸宁学院时,吴基良被任命为咸宁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11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咸宁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吴基良被省委组织部任命为首任校长、二级教授。
吴基良屡次放弃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外企的优越条件和待遇,扎根咸宁,情系家乡,潜心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2004年“倒卵叶五加总皂甙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2);2005年“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4);2007年“组织因子在血栓及非血栓性疾病中的作用和靶向干预” 获湖北省科技进步1等奖(排名15);2009年“《药理学》案例式教材”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排名第1);2011年“半胱氨酸环类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超家族的调制及其意义”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5)。先后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其他厅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基金项目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有19篇论文被SCI收录,其中两篇一区论文;参编著作21部(其中12部为主编或副主编)。
三十余年来,吴基良始终坚守在咸宁学院,对党的教育事业无比忠诚,对咸宁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影响和带动一大批高学历的年轻教师为学校贡献青春和智慧。他始终坚持“以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励志当好一名“优秀教师”。曾获得“咸宁医学院第二届十佳青年”(1995年), “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咸宁医学院优秀教师”(1996年)、“咸宁医学院优秀党员”(1997年)、“湖北省优秀教师”(2001)、咸宁学院教学名师(年)等荣誉称号。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如今,在吴基良的引领下,湖北科技学院秉承“以学为本,克难奋进”的学校精神,尊崇“弘德、博学、敏行、敢先”的校训,坚持“彰显特色、科技优先、实现跨越”的发展主题与“质量高校、人才强校、举科技旗、走特色路”的办学方针,办学特色逐步明显,犹如春天里一朵含苞待放的蓓蕾,充满着生机,孕育着希望。
全媒体记者:沈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