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弘扬“孝道文化” 传承优良家风

孝,一个孝字说了五千年,一个孝字温暖天下人。近年来,崇阳县注重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引领“孝道文化”,探索破解乡风文明道德建设之策,引来了实施乡村文明振兴的满园春色。


2018年年底,崇阳县铜钟乡开展了一项独具一格的活动——“十大孝星”评选,由各个村自行推荐孝敬父母、孝敬老人的“孝星”,以此呼吁更多的人关爱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形成重德孝、重和谐的良好风尚,营造孝老爱亲、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扎实推动幸福铜钟建设。

究竟孝不孝,标准在前,街坊邻里也尤为重要。铜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宋世峰坦言,对父母、公婆、岳父母或其他长辈,是否有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村里人也都知根知底。“通过这次评选,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用爱心写的孝老爱亲感人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血脉相连的亲情。”

崇阳县副县长、铜钟乡党委书记杜兵表示,百善孝为先,让“孝星”得变“明星”,以此引导村民孝老敬老,滋养乡风民风,这是铜钟乡在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中,推行的又一项新做法。目前,铜钟乡6个村均各自评选出“十大孝星”,下一步将在全乡进行进一步评选,打造铜钟的“孝文化”品牌,使其成为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有效成熟载体。

日前,记者深入铜钟乡,采访了六位“孝星”,通过他们的故事,管中窥豹,传递出更多感动、更多力量。



坳上村罗小英90后儿媳妇有担当


在坳上村说起罗小英,几乎无人不知。这个90后媳妇,回娘家借钱给婆婆治病的故事,成为村里流传的佳话。

去年,罗小英的婆婆检查出乳腺癌,这对这个贫困户家庭犹如晴天霹雳。面对高额的治疗费用,在家人都束手无策,想要放弃之时,罗小英坚定地说:“不管多少钱,这个病都要治。”

于是,她从广州辞职回来,跑到娘家一家一家亲戚筹钱,然后再全程陪着婆婆到武汉进行手术。“她除了给我端茶倒水、送饭喂药,还一直安慰我,不要担心钱的问题,也要相信病能治好。”罗小英的婆婆告诉记者,正是在儿媳妇的精心照顾下,身体恢复得很快。

如今,术后已经去做了五次化疗,每一次都有罗小英的陪伴。其中一次去医院的路上下雨了,看见婆婆的鞋打湿了。罗小英在婆婆化疗时悄悄离开了一会儿,便带着一双新鞋回来,立即给婆婆换上。医院的人都问到:这是亲闺女吗?婆婆心里十分感动。

27岁的年纪,不少人可能还在享受父母的照顾,而罗小英已勇敢而温柔地挑起了她身上的担子。“既然嫁进了这个家门,那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婆婆也是妈。”在罗小英看来,最难的日子都过来了,未来的日子还很长,以后还是奋斗,努力孝顺父母,认真培养孩子。


佛岭村姜蓉忙里忙外毫无怨言


52岁姜蓉是一名村医,和丈夫一起在村卫生室工作,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真诚,家庭幸福,这与她家庭养成的互助互爱,谦和勤俭的家风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她对公婆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尽心尽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行孝的篇章。

平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会主动给公婆送一份。逢年过节,总不忘给公  婆买衣服、鞋子等礼物。

虽然她在卫生室平时上班忙碌,但是总不忘向公婆嘘寒问暖。

几年前,她婆婆因车祸受伤,瘫痪在床,家里其他子女均在县城居住,照顾父母不方便,她和丈夫商量,接婆婆和自己一起住。夫妻既要在村医务室上班,又要照顾父亲,忙里忙外,从无怨言。在她细心照顾下,婆婆身体有所好转,目前能拄拐慢慢行走。

姜蓉以自己瘦弱的身体,宣传正能量,弘扬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民簇传统美德。


清水村王细完孝顺家风代代相传


在各个村评选的“十大孝星”中,66岁的王细完是一个特例,她被推选出来是因为,“她是一面镜子”。

在一个13口人的大家庭里,王细完夫妻和睦,家庭和谐,对待三个儿媳视如己出。在邻里眼中,她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的人,在她的带领下,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温馨的家庭气氛,为当地群众树立了榜样。

王细完在家对儿媳孙辈疼爱有加,为让孩子们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儿子几次请母亲到县城同住,她都婉拒了。但是只要孩子们有需要,无论是帮助带孩子还是其他需要帮助的事,她都毫无怨言,乐呵呵地帮忙。

为减轻小辈的生活压力,自己种植稻谷、蔬菜,经常为住县城的孩子们送米、送菜。丈夫因病行动不便,王细完在家悉心照顾。儿媳之间偶尔有争执,她从不护短,首先教训的是儿子,将儿媳当女儿看待。现在5个孙子也渐渐长大,都对她孝顺、敬重,全家其乐融融,让人羡慕。

在她的带动下,子女们都以身作则,孙子辈、重孙子辈的孩子们每一个都会把孝顺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我做好了,孩子也看着我,也会孝顺我,这就是咱们的传家宝,要一代一代往下传。”


独石村姜学亮他的眼镜亦是拐杖


已进入花甲之年的姜学亮,一辈子都在独石村务农,母亲姜良英今年94岁,双目失明已10年有余。爱人因脑血栓后遗症导致长期坐轮椅,生活不能自理,他便既要服侍老母亲,又要照料轮椅上的爱人。多年来,一直默默坚守。

母亲眼睛不好,他每天早上就将母亲扶到门前,坐着晒晒太阳,听听鸟叫。牙齿不好,就用高压锅煮稀饭,将菜煮烂些,方便母亲咀嚼。每次母亲生病的时候,都是姜学亮背着她一步步走到社区医院。

照顾母亲和妻子的同时,姜学亮并没有落下农活,一个人种了5亩玉米、红薯。“以前还有3亩水田,现在精力顾不过来,没种了。”他笑道,“我也开始老了。”

在村民们看来,姜学亮几乎没有歇着的时候。不干农活,家里也没啥事儿时,他便主动去清扫村里的道路。只因为他是低保户,拿了补贴,于是总想着要回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对于仅有小学文化的姜学亮而言,孝顺父母哪里有那么多道理可言。他心里一直记着母亲的养育之恩。“小时候家里穷,是母亲到处去挖野菜、挖竹笋,不让我们饿着。”姜学亮说,如今,他便是母亲的眼睛,也是母亲的拐杖,将会陪她一直走下去。


在下村刘艳星“她比亲闺女还亲”


41岁刘艳星,在铜钟福利院工作,她悉心照顾孤寡老人,把“照管不好家中的老母、婆婆,就照管不好院里的老人”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不忘,事事践行。

院里有位90多岁的老人姜菊香,脾气古怪,总是絮絮叨叨拉着人倾诉,但是不知道说些什么,院里其他人听多了,就躲着她。刘艳星却像对待自己妈妈一样对待老人,生活上格外关注,主动和老人拉家常,照顾饮食起居更加用心。

刘艳星自己也说不上为什么会对这位“妈妈”这么的上心,用她自己的话:“亲人吧,看到她就觉得亲切,在工作上、生活上也教会了我很多老一辈积攒下来的生活经验,跟她在一起的时候很顺心,为她做的事就是发自内心、是理所应当。”

两年前,老人去世了,刘艳星耳边少了平日里“唠唠叨叨”的老人,心里有些无法释怀。福利院很多老人都改变了多年的生活习惯,院里成立了院民 管 理委员会,建 立 了卫生清洁、伙食值日、民主理财、日常学习等制度;也正是在刘艳星的无私大爱和奉献精神感召下,一批批工作人员像她一样自愿投入到为老人、孩子无私奉献中。

刘艳星不仅对福利院的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对自己的婆婆也像亲妈一样。在家对79岁婆婆关爱有加,端茶倒水,送汤喝药,体贴入微。2016年婆婆在医院因病住院手术,她在医院衣不解带,为婆婆办理手续、煨汤送饭,一勺一勺喂婆婆吃。同在病房的病友羡慕地不已,羡慕老人养了一个好女儿。婆婆笑称这是媳妇,但是比亲闺女还亲。


大岭村徐望华用孝心凝聚家人


徐望华,现年46岁,是大岭村五组一个普通的家庭,12年前与妻子离异,独自抚养着女儿。他家庭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不忘行孝美德。父亲2006年去世后,母亲就中风瘫痪在床。他照顾母亲,事事亲力亲为,端屎端尿,将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受到邻里一致好评。直至母亲2012年去世,才外出务工。

徐望华的亲叔叔是聋哑人还患有残疾,多年来都是单身一人,是村里的五保户。他就将叔叔接到他家一起生活,务工期间,每月都抽空回来给叔叔洗衣做饭,铺床叠被,打扫卫生,帮他添置生活用品,竭尽全力让叔叔安度晚年。

这么多年来,他一个人杠着所有的责任,就为给老人提供一个安享晚年的舒适环境,是村里公认的孝、美、德学习的榜样。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晓琴

特约记者:汪淑琴

通讯员:曾翠翠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