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湖不算大,湖中的山不算高,湖里的水不算深,却以灵秀温润享誉鄂南。再次去青山,我纵情于山,迷恋着水,青山湖像成长中的秀女,清纯而水灵,柔美而多情。
农历丁亥年的五一长假,天气晴好,读高一的女儿美以休闲与轻松之名,游览崇阳的名胜风光,感受家乡的山水人文。5月2日早晨,春光灿灿,和风拂拂,我们一家三口搭乘公汽前往青山湖。
青山湖原名青山水库,始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末,是崇阳人民高举“农业学大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大旗,以愚公移山战天斗地的气慨,开创性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经典之作。水库集水面积441平方公里,正常高水位122.3米,总库容4.28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是崇阳腹地—天城盆地防洪的枢纽工程。
公汽在水库主坝下的青山镇卸客后,拐上陡窄的水泥路,沿“之”型蜿蜓爬上水库主坝。前来揽客的游船船主胡师傅,热情地将我们迎上了船。随着引擎的咚咚声,离开码头向白崖山驶去。
站在船头,放眼望去,天蓝、山绿、水碧,山挺拔着水,水缠绵着山,远山近水,近水远山,浑然一色。湖中蔚蓝的天空、飘忽的云朵、错落的山水,随着起伏的游船一齐荡漾。或灰白或淡黄的消涨带,把丛丛的绿齐整整地束在一起。翠绿的湖水深不见底,湖中的山体或土或石、或陡或缓、或黄或灰、或深或浅,在消涨带附近一览无遗。游来游去的鱼儿或大或小、或静或动、或吞或吐、或腾或沉,神情毕现。湖面泛着微微的波光,游船过后激起阵阵波澜,依稀缠缠绵绵,仿佛依依惜别,像一群翩翩舞动着的少女,沿着闪闪的鳞光呈扇形舒展婀娜,漫过消涨带时露出洁白迷人的胴体,眨着无数雪亮的眼睛,把羞涩含情与潇洒浪漫演绎的淋漓尽致。游船掀起的波浪彼此传递,温柔的抚摸让多情的船体颠动摇晃,撩得性急的船弦溅出耀眼的浪花,隐隐让人觉出一丝生活的味道!
湖中的棺材山最为俊秀,其形酷似待盖的棺材而得名。游船环棺材山呈扇形航行,数十座形态各异的小山,围着棺材如跪地痛哭的孝子,宛若一幅恸天地泣鬼神的行孝图。远近高低,天造地设,愈看愈像,愈像愈奇。传说此乃真命天子之地,等到江西罗霄山上的棺材盖神奇飞来,便会风生水起紫气盈盈。岁月悠悠,棺材里盛得下一代代的浪漫传说吗?孝子的泪却一滴滴凝成这碧波万顷的青山湖。湖中的山称作岛,一个个绿岛浮在湖中,像风光旖丽的威尼斯建筑,像一艘艘停泊或载不动的绿船,更像静静躺在母亲怀中的婴儿。绿岛上竹木成萌,郁郁葱葱,鸟唱蝉鸣,酣畅淋漓。水鸟或贴着水面飞翔,或追逐嬉戏。水库村的民居点缀在各个岛上,一栋栋新建的小楼,像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房前屋后的桔子树把一团团沉甸甸的绿撑得漫山遍野,这湾那汊的网箱里一群群黑压压的鱼虾在游弋,划着摇橹的一叶叶小船在岛间荡来荡去,青山湖是一幅铺张的水墨画。
“山上栽了摇钱树,水里网着聚宝盆,如今的日子大变样!”年过花甲身板硬朗的船主胡师傅亦来了兴致。越投机,话越多,青山水库史诗般的一个个场面、一条条标语、一声声口号、一则则趣闻,便在彼此的脑海里交替穿插。那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水库山上建,渠道盘山转,大河靠边站,小河一条线,降低地下水,改造冷浸田,山水田林路,全面大会战。”1967年11月16日青山水库破土动工。1969年冬,以崇阳3万民工为主,从鄂城、蒲圻、通城三县抽调1.5万劳力,在少将周发田的指挥下奋斗一个冬春达到空库脱险。1974年冬完成枢纽和渠道初步配套工程。大会战中人山人海热火朝天的场景,炮声隆隆夯歌嘹亮的和声,22位民工宝贵的生命,构成一幅比青山水库大坝更为壮美的画卷!
青山水库不仅让库区人民过上好日子,还让周边乡镇的几万亩旱地变成良田。曾经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团山大坪,鸡公石井,干死哈蟆,饿死老鼠。”水库东西两干渠建成后,青山的活水适时流淌,滋润着铜钟、白霓、蔡墩的七万多亩农田,庄稼全靠“望天收”的历史一去不返。饱受干旱之苦的人们捧着青山水热泪盈眶:“青山送来幸福水,旱地变成保收田。不吃国家救济粮,党的恩情永不忘。”
一段艰苦的岁月,一腔热血的沸腾,铸成一页辉煌的历史。与时俱进的崇阳人民随着原生态山水旅游资源的热销,在库区内的白崖山天然溶洞—大泉洞进行深度开发,为重组山水资源,打造品牌景点,发展旅游经济,青山水库遂易名为青山湖。
我闭目凝神,胡师傅亦默默无语。“大泉洞码头到了,下船吧,我在这里等你们。”不知不觉船已拐进一道汊停了下来。
待回过神来,只见码头上人来船往,游人如织。 (王竞)
(原载2007年9月《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