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红色崇阳
传奇英雄汪正南
汪正南 (1888—1939),崇阳县港口乡东堡人。1927年,汪正南由汪先顶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1930年被任命为东堡地下党支部书记,1929年还由汪丙锵任命为湘赣边区肃反队队长,在三山源、塔坳、东堡、甘坑、塘口、苏塘、通山、江西等地从事地下党工作;1935年冬月,因送信的通讯兵在路上受敌追击而延误了时间,未能随大军长征,便一直留守地方,积极组织队伍参加抗日革命,后被编入刘定一领导的抗日九支队,任命为三中队长;1939年正月,在甘坑被国民党伪政府派人暗杀,时年51岁。
他是大公无私的共产党员。1930年,他接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回到家乡港口秘密发展地下共产党员,以壮大革命队伍。为了掩护身份,他在港口小沙坪铺上开了一间肉铺,借做生意而四处活动,以便结识地方有志之士,并积攒了丰厚的革命经费。那时,他的家境贫寒,上有两个七十多岁的父母,下有三个年幼的孩子,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妻子一人身上。在青黄不接春三月,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全家人只好吃野菜充饥。他年仅十二岁的大女儿金玉,天刚亮就挽个竹篮去山上摘野草莓,送到下屋的大户人家去换点米糠,因从小绣得一手好花,又被他们雇佣为绣娘,靠微薄的报酬来帮母亲艰难维持生计。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天,他年仅十岁的儿子望成,为了换取一点盐,与一伙大人一起,挑了一担隔天砍下的木柴,从分金岭过甘坑,沿高堤河一直走,到三十里以外的白义桥卖柴,买了盐后接着往回走,在途中歇息时,因又累又饿,晕倒在一个同行人的怀里。当妻子找到他哭诉时,汪正南这个硬汉也不禁簌簌泪下,歉然地对妻子说:“让你们受累了!可我赚的钱只能用来买军火,绝不能用来养家。”虽然家庭贫寒,哪怕家人忍饥挨饿,但他却没有挪用公家一分钱。
小沙坪村
他还是对党无比忠诚的神枪手。他带着近百名部下,奉行“抢国民党的枪,打日本鬼子”的原则,陆续在东堡、苏塘、高枧、通山、江西等地与敌军打了十几次仗,为了保卫家园、捍卫民族尊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那个风云突起的年代,国共合作曾多次被利用又被破坏。崇阳成立了伪政府,县长郎维汉上任伊始,听到汪正南的威名想收入自己部下成立的特别警卫队,就派当时有名的程鹤松等人来劝他受编,并以要职相诱。但他看穿了伪政府反共不抗日的本来面目,断然拒绝并两次带兵撤走,以回避伪政府的收编。
那次在往南天岩撤退的途中,遇上了带一队人马追来的白兵队长, 狡猾的敌人四处散开,将汪正南围在一个山脚下,企图活捉了他去领赏。他为了不扩大影响,不想击毙了敌人,就大声警告敌队长说:“快滚回去,否则老子一枪毙了你!”敌队长以为他无路可逃了,就狂笑着说:“快放下你手中的枪,乖乖投降吧!”他怒火中烧,略一沉思,厉声喝道:“狗日的,有种给老子再往前走一步试试!”猛地取下肩上长枪,“砰!砰!砰!”三枪,子弹分别从敌人的头顶、胯下、脚前飞过,敌队长一看,自己帽顶上的帽记被打飞了,裤裆被子弹划破了一个洞,鞋尖也被划了一道口子,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帽子也顾不上捡,屁滚尿流地逃跑了。
有年正月,下屋油榨的五老爷家请了戏班唱太平戏。可是,戏还没开场,家丁却气喘吁吁地来报:“老爷,不好了!有几十个白兵扛着枪往我们这里来了,可能是来抢劫的。”五老爷 略一沉思,马上吩咐说:“快去请正南来!”汪正南闻讯便随家丁赶到油榨,五老爷见他单身一人,却没有带一兵一卒,焦急地说:“哎呀!外面来了几十个白兵,你怎么空手下来啊?”他却笑着说:“你们都别慌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我保证那些坏蛋绝对不敢进你的家院来。”然后,他吩咐家丁关好大门,戏早点开场,并多准备一些鞭炮。又叫家丁弄了十几把长枪,把子弹都上膛, 放在楼上的燕窗后,再全部下楼去安抚家眷。最后,汪正南提了一袋子弹,腰间别着双枪上楼了。这时,白兵们刚刚到屋堂外,听见里面锣鼓喧天地唱戏,却无一点慌张害怕的气氛,也就不敢冒然冲进来,便派一个兵爬上路边的一棵大柳树探望,谁知“啪!”的一声,被他一枪打落下来,呜呼哀哉了。接着,他趁他们骚乱之际,迅速地用早摆放好的枪射击,他打一枪,就地一滚,又换个地方, 让对方无法找到射击目标。加上楼下的家丁们在放鞭炮,那些来抢劫的白兵,以为院里有重兵埋伏,吓得抱头鼠蹿,仓惶而去。
时至今日,在崇阳许多地方仍流传着汪正南的英雄故事。
油榨村一角
作者:甘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