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青山水库】第13期《青山水库 崇阳人民的骄傲》

《我与青山水库》栏目由崇阳县总工会、崇阳县国家青山湿地公园管理处、崇阳县青山镇、崇阳县水利局、国网崇阳县供电公司、崇阳县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


《青山水库 崇阳人民的骄傲》

口述 雷士华| 整理 徐功频

我今年88岁,原崇阳县县长,县委书记, 1993年咸宁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级调研员退休。1967年8月,我调崇阳县青山水库工程总指挥部任副指挥长,在青山水库工地工作3年多,回想当年的建设情景,我记忆犹新。在我心灵深处,青山水库,是崇阳人民的骄傲。

千秋伟业  从北京传来大喜讯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崇阳是一个农业大县,八山半水分半田是本县的地貌。青山水库邻近磨刀、大眼泉、铜钟、歇马山、金鸡、石井及团山杨家等地,过去人称“团山大坪,鸡公石井,干死哈蟆,饿死老鼠”。还有民谣称:“大眼泉,小眼泉,荆竹出来磨刀源。要饭吃,等新熟;要肉吃,望过年,脚脚绊到葛麻藤,可怜可怜真可怜!”这些民谣的确是灌溉难的真实写照。水库建成通水后群众唱起了新的歌谣:“大眼泉,小眼泉,荆竹出来磨刀源,青山送来幸福水,干旱地方变良田。”

1954年全省遭受洪水灾害,崇阳损失惨重。灾后,崇阳县政府从根治水灾出发,向地、省机关部门写了兴修青山水库的报告,由于工程大,报告被搁置。

1967年夏天,崇阳再度遭受洪水袭击,崇阳县政府重新派人到省水利厅要求批准青山水库工程。当时正逢文化大革命,社会动荡不安,省直机关多半已瘫痪,水利厅决定派出崇阳籍的水利专家陈炎炉和咸宁地区水利局主任工程师进京。

    陈炎炉把报告呈送水电部,就和代表们在水电部招待所住下。苦等一个星期后,军代表召见了陈炎炉一行,批准青山水库上马。批准文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67)水电军规字第124号关于批准崇阳青山水库设计书的通知》。

当消息传到崇阳,崇阳县水利局用红纸写出特大喜报,向全县人民报喜,说青山水库终于可以上马了,而且是毛主席派的军代表批准的。崇阳人民上街游行,敲锣打鼓放鞭炮,以示庆祝,崇阳有10多万亩稻田将得到灌溉,粮食丰收在望,不再是靠“望天收”。

同年,崇阳迅速成立了青山水库工程总指挥部。

“建设新中国,改造旧山河”的号召在全县积极响应。一场史无前例的特别战斗打响。

11月,工程上劳力3000人,作期施工准备工作,修县城去青山公路、建指挥部、工程二团住房、仓库,开挖导流隧洞进口等。

1969年春,曾参加过红军,涉险滩、过草地、越高山,且身经百战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副军长、少将周发田任指挥长。

身先士卒  官兵一致同劳动

1967年,我34岁,当上了崇阳县人民政府县长。8月,我任崇阳县青山水库工程总指挥总副指挥长。

当时,参加青山水库施工的区、公社、大队按军事建制,区设民工团、公社为营,大队为连,由指挥部统一领导。

1967年农历12月份,天气寒冷,都在零度以下,截流青山河水,开挖引河,打起了先锋战。

我们从全县各民工团挑选出60名身体健康的突击队员,组成突击队,我第一个下水,接着胡楚英、王振汉等领导也下到刺骨的寒水中。

突击队员和我们一样,只穿短裤,奋斗在河里。一米多深、冰冷的水中,民工看到有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个个士气振奋。

崇阳县人武部副部长谢鹏在岸上很焦急,看见地方的主职领导干部下水了,带头劳动,急冲冲地跑河边,我一把把他推了过去说:“你没搞习惯,干不了,也受不了,万一感冒了还耽误其他工作!”他虽是被我说服了,但心里还是过间不去,在河岸上帮忙烧柴火、烧开水,备好苕渣酒等后勤保障工作。

我们也是血肉之躯,上岸后和民工一样,全身冻得紫红紫红的,手脚失去知觉。

上岸后大家用热水简单地洗了下,和民工们一样,休息好一阵子还回不了神。

有一次,我在工地上一位50多岁的老汉挑着沉甸甸的一担土,突然 晕倒在我面前,我连忙把他扶起来,他还是很坚强地挺着,试图走,但的确不行,我只好把他背到青山医院,经检查,老汉无大碍,因营养不良,加上劳累过度所致,要适当休息。

在医院,老汉担心自己的生产任务,仍是放心不下,我安慰他说:“不要着急,我与你团部的负责我联系好,安排你休息几天!”两天后,我在工地上看到他的挑土的身影。

在工地上,崇阳高枧的三位兄弟,个子高,身体好,他们每次上工地、回家都是同来同往,自带箩筐,每人每一担能挑300多斤重,虽是计筹与其他民工一样,但他们很乐观,不计较,博得了领导和很多民工的赞赏。

参加支援建设的鄂城民工团民工运土石用的是板车,他们选派的民工都身强体壮,加上当时县里条件比崇阳好,追加工地的粮油指标,后勤得到很好的保障,民工的干劲、热情很高。

千军万马   历尽艰辛终建成

1968年,青山水库建设大上马了。崇阳县6个区组建了 6个民工团,3万民工,加上通城团、鄂城(现鄂州)团、蒲圻(现赤壁)团10000民工,共40000民工参加主坝建设。

整个工地,只见红旗飘飘,炮声隆隆。黑压压的人群,千人舞锄,万人挑土。24小时轮班作业,通宵达旦,千军万马的人海大战场,一幅壮观的劳动竞赛鏖战图,令人振憾。

当时,凡上工地的民工,每个人计一个标工,一斤大米。一个星期打一个牙祭,什么打牙祭,就是每个人半斤猪肉的数量在工地食堂加餐。但平时,都是萝卜、白菜,生活异常的艰苦。

周发田将军平易近人,没有半点官架子,亲自挑土,参加劳动。他经常到在工地、食堂、民工工棚了解情况。周将军话语不多,说一句,算一句,彰现出了军人的风范。

我们指挥部的领导只要一有时间,全部参加劳动。

我与民工一样,能担起100多斤的土,行走在陡坡上,进行大坝中心墙填筑。有一天中午,我和民工一起正端着碗蹲在食堂的场子上,低着头吃饭,突然,我觉得上空有什么飞来。

当我把头刚一抬起,一个约4斤重的石块呼的一声,砸在我跟前,深深地陷入地面。好险!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说我命大,真是命不该死。

往事不堪回首,还有很多的英雄事迹让我心痛和感动。

打隧洞、挖竖井同时进行,可谓是一场恶战,是一场硬仗。地面全是石灰岩,非常的坚硬。必须放炮才能掘进。每天24小时作业,每天中午12点、晚上12点放炮,一次放炮100多个。

工地放炮,我总是担心吊胆。格外强调安全生产,要求严守爆破纪律。爆破前响警报,让民工迅速撤到安全区,爆破员在同一时间点燃导火索。

记得1969年的秋天,一天半夜,隧洞塌方,48岁的东堡营民工连长舒胜侯在上深夜班被石头砸中,不幸牺牲。

我和指挥部随同的同志及时到了舒胜侯的老家,进行善后处理,安慰问他的父母双亲及爱人。我们尊重家属的意见,把舒胜侯的遗体安葬在家乡。

舒家人深明大义,没要提半点要求,表现出英雄家人的大度和理解。在按当地乡俗安葬舒胜侯后,其爱人和儿子赶到了工地,参加建设。

英雄,真正的英雄。只有人民才真正的英雄!

看到这种场景,我的心情格外沉重。当时,我们开会研究决定,安排了舒胜侯儿子的工作,转为正式工人。

皇天不负苦心人!

1969年,通城团、鄂城(现鄂州)团、蒲圻(现赤壁)的民工团下马,只剩下崇阳民工继续作战。

3年拼命的大会战,3年艰苦卓绝的奋斗,1970年青山水库的主坝、东副坝、西副坝高高筑成。

1971年上半年,组织上将我调任崇阳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长,后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修建崇阳青山水库,每位参与建设者、设计者都有着感人深至的故事。在那特殊的年代,完全依靠人工肩挑背驮,完成全省甚至全国都罕见的水利工程,这是一种蚂蚁的精神,敢啃骨头,敢挪石磙!一种高尚的崇阳精神!

我身为一位普通的崇阳人,是青山水库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青山水库,崇阳人民的骄傲。

《我与青山水库》栏目播出时间

FM88.9崇阳人民广播电台

首播时间:周四8:40,重播时间:周四、周日8:40,11:30,17:30。

网络收听:云上崇阳APP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