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美文】吴梅芳:崇阳千年茶史

作者:吴梅芳

高佐庭在同治五年《崇阳县志》序言中开宗明义地写道:“近来崇之为利,则在红茶……今红茶行,而各省之商至矣,外国之商至矣……每当暮春谷雨后,茶庄盛开,邑之男女以茶为业,或采或贩,或挑或拣,以及车夫舟子,缗之所入,岁以万计。茶又不宜于旷野平原,而宜于高山峻岭、崎岖硗埆,将来开垦种植,数千年不毛之地,皆为利薮。复又贡献不及,赋税不增;植茶之利,数倍稼穑,贫转富,富愈富。设今日乖崖宰此,仍以拔茶之政行之,民之乐从与否,未可知也!且不特不以为善政,而以为虐政……”

序中生动描述了崇阳清朝时期盛行的茶事,一名茶工或运茶的车夫船工年收入尚且数万串缗线,茶园大户就更见富裕了。崇山峻岭,适宜于种茶,若把数千年的荒地开垦植茶,茶利将会滚滚聚集,百姓就能“贫转富,富愈富”。高佐庭无疑是一个关注民生的好县官。

而序中所提“乖崖宰此”“拔茶之政”,史书也有记载。宋《梦溪笔谈》载:“忠定张尚书曾令鄂州崇阳县。崇阳多旷土,民不务耕织,唯以植茶为业。忠定令民伐去茶园,诱之使种桑麻。自此茶园渐少,而桑麻特盛于鄂、岳之间。至嘉祐中,改茶法,湖、湘之民苦于茶租,独崇阳茶租最小,民监他邑,思公之惠,立庙以报之。”

说的是北宋名臣张咏(号张乖崖,谥忠定)曾在湖北崇阳当县令。崇阳多荒地,百姓不知耕种和纺织,唯以种茶为生。张县令到任后,为避免日后受茶税之苦,便诱导百姓种桑树和苎麻,并下令砍掉茶园,从此茶园越来越少,而桑麻在鄂州和岳州之间盛起。嘉祐年间,朝庭增加了湖州湘州地区茶民的税率,只有崇阳县茶税最少,百姓想起张县令的好处,于是自发出钱,给已离任的张县令立了一座庙。这说明早在千年前的宋朝,崇阳就已经茶业兴盛,达到“唯以植茶为业”的地步。事物常常是物极必反,为让百姓免收将来的茶税重负,张乖崖以其先见之明,来了个“拔茶植桑”的运动。

崇阳在宋、清两朝茶事就达到“民以茶为业”的全盛状态,这说明崇阳的地理、土壤、气候非常适宜种茶。崇阳培育茶产业,发展茶经济,可谓得天独厚。

从历朝历代崇阳茶的品牌、生产和销售情况中,可知崇阳茶自历史的荒蛮中萌芽,从质朴走向精美,从山林走向塞外域外,溶入茶农辛勤的汗水变身为“离香草”,屡屡见诸于各种典籍。浓浓茶香,韵溢青简。

崇阳茶起于晋唐,初盛于宋,元明稍衰,清末民初鼎盛,抗战前后衰败,建国后逐渐恢复。


唐毛文锡在《茶谱》中说:“鄂州之东山,蒲圻、唐年县,大茶黑色如韭叶,极软,治头痛。”旧《通城县志》亦载:“唐年老黑茶,服之消暑、止渴、解腹胀、除胃痛、健脑宁神。”中国茶在唐代以前主要是药用。唐年县(辖今崇阳、通城)在唐代就以药用大黑茶而蜚声茶界了。老黑茶远销番域,换回羊皮马匹,能赚大钱。

宋代茶事全盛,茶利极丰。前期以产片茶为主,后期主要是散茶。唐年县(今崇阳、通城)以龙泉山的“龙泉茶”(后称小港毛尖)为主的白毛尖质高价好量大,已达“民以茶为业”之盛况。“毛尖”细茶遍销湖湘,一斤好“毛尖”能换一石米,称为“接新茶”。据武大教授万献初等考证,古龙泉山即今青山大泉洞一带,是指今高堤河、青山河相夹的白崖山、河水岭、西庭岩一带方圆百里茶山。清代专劈一个行政区叫“茶峰堡”,茶事之盛、名气之大自不待言。龙泉山茶在宋代记入全国的地理典籍《舆地记胜》,明代又记入《明一统志》。产出的茶由茶船、茶排汇入隽水各流,到小港码头会总,经小港的茶庄挑选分类,精细加工,最后用马尾松针当燃料烘烤,增其香气,包装上大船后,顺江至汉口。经小港加工包装的茶,外形紧细均平,白绒初露,汤色翠绿,清香淡雅,味爽甘甜,统称“小港毛尖”。就像“信阳毛尖”并不产于信阳一样。



《宋会要﹒食货志》记:“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兴国军之永兴(今阳新)、通山936.555斤,……鄂州之蒲圻、江夏、通城、武昌、嘉鱼、咸宁、崇阳177.710斤12两(16两为1斤)”。

宋代支持岳飞抗金的丞相李纲也曾在崇阳西禅寺品过茶,县志载其留下的《寓寺诗》有“午风吹茗碗,夜月照床书”之句。《李纲谪鄂诗文全编》中有一首诗《烹茶》提到了崇阳中洲枪旗:“安眠饱食更何求?只欠云腴茗一瓯。龙凤不需夸北苑,枪旗且与试中洲。”云腴、龙凤、枪旗均为茶名,北苑、中洲均为地名,北苑在福建省建瓯市,中洲在湖北省崇阳县。枪旗者,为一叶一芽制作而成的绿茶,为茶之极品,因芽尖如枪,叶展如旗,故名。在宋代,崇阳县的制茶技术已臻造极。张乖崖的拔茶植桑,导致崇阳乃至鄂南茶区的第一次茶事之盛走向衰落。

元、明两朝,因茶马官市剥削过重及受宋代县令张乖崖“拔茶植桑”的影响,兴国、崇阳茶市渐衰,重心转入蒲圻羊楼洞。虽不如宋代兴盛,但仍是湖广最重要的产茶区域。此时的崇阳茶、通山茶、嘉鱼茶、蒲圻茶、坡山茶广泛见诸明代史书。《明史﹒食货志》载:“产茶之所,湖广以武昌为首,然当时以兴国军为最著。”《湖广通志》:“武昌茶出通山者上,崇阳、蒲圻次之。”武昌府辖区包括现在的武昌、嘉鱼、蒲圻、崇阳等县,兴国军辖今大冶、阳新、通山等县,这些地方的茶叶,在元明仍居湖广之首。

《明史.食货志》载:崇阳县西南四十里龙泉山“岩有茶,甚甘美,曰龙泉茶(后称小港毛尖)。”《读史方舆纪要》亦载:“龙泉山,(崇阳)西南四十里。周围百余里,山有洞,可容千百人。石渠清映,名曰鲁溪,乡人号为鲁溪岩。岩前产茶甚佳,曰‘龙泉茶’。”



元、明时期,因茶马贸易的需要,当时产于蒲圻、咸宁、崇阳、通山、通城一带的老青茶,运至羊楼洞加工成帽合茶(青砖茶的前身),大批销往蒙古等边疆地区。羊楼洞成为著名的茶叶市场。

《湖北省志》载:“在清代,茶叶一直是中国出口大宗……从1863年(清同治二年)起,沙皇尼古拉一世皇族财阀巴提耶夫便深入鄂南崇阳县大沙坪、蒲圻县羊楼洞等地,陆续开设阜昌、顺丰、隆昌等制造砖茶的茶庄。1865年以后,俄商将这些茶庄迁至汉口,并改手工生产为机器加工。至1878年,产茶区的俄商砖茶厂,除崇阳大沙坪,蒲圻羊楼洞各剩一家外,原有生产砖茶的茶庄大多改为就地收购毛茶的庄口。”



清初,伴随着茶政改革,鄂南茶事又一度勃兴。赵尔巽《清史稿﹒食货志》载:“湖北由咸宁、嘉鱼、蒲圻、崇阳、通城、兴国、通山七州县引领,发种茶园户经纪坐销。”《清会典》载:“湖广岁贡茶芽二百斛,武昌府兴国州六十斛。”

道光四年(1824),鄂南红茶大盛,形成杨芳林、柏墩、龙港、羊楼洞、大沙坪五大茶镇,百多家茶庄生产红茶外销英、俄等国。因红茶浓酽,近似黑色,也称黑茶,俄罗斯和英国人非常爱喝。

同治五年《崇阳县志》关于茶有如下记载:“龙泉山产茶味美。今四山俱种,山民藉以为业。往年茶皆西客买于蒲邑之羊楼洞,延及邑西沙坪,其制采粗叶入锅火焙,置布袋揉成,收者贮用竹篓,稍粗者入甑蒸软,取稍细之叶洒面压成茶砖,贮以竹箱,贩往西北口外,名黑茶。道光季年,粤商买茶,其制采细叶曝日中,揉之,不用火焙,阴雨则以炭焙干。收时碎成末,贮以枫柳木作箱,外裹锡皮,往外洋卖之。各红茶箱皆用印锡,以嘉名茶,出山则香,俗呼‘离乡(香)草’。……自海客入山,城乡有茶市牙侩日增,同郡邻省相近州县,各处贩客云集,舟车肩挑,水陆如织,木工、锡工、竹工、漆工、筛茶之男工、拣茶之女工,日夜歌笑市中,声成雷,汗成雨。”依史料所述,略见清朝时崇阳红茶产业之繁荣昌盛。同时记录了崇阳清末茶事乃从龙泉山兴起,还详细记载了早期红茶的制作、包装、运输、销售情况以及茶事兴隆百姓欢乐的景象。先是粤商代英国资本家采办红茶。因西客(俄商)买茶于羊楼洞,“延及邑西沙坪”,以致沙坪开设不少茶庄。



《崇阳县地名志》中,对大沙坪北面的燕窝街(后名双港,从此处翻过皇帝垴便是蒲圻的羊楼洞)茶市的兴旺情景也有记载:“每年暮春谷雨前后,新茶上市。燕窝街上,人流络绎不绝,或担挑,或车运,拥挤嘻笑,热闹异常,慰然一观。”当时崇阳茶业之盛,在高佐庭序中亦可见一斑。

崇阳古代文人还留下了直接描写茶事的专门性茶诗茶词,非常有史料价值。同治五年县志转录嘉庆年间邑内拨贡刘镇鼎作《采茶行》:“……山前山后种茶场,春风初试芽旗香。六斑好趁雨前采,背束筠篮手提筐。采茶须采早,莫待茶芽老。茶老价亦廉,茶早售较好。朝采茶,暮采茶,山花压损鬓云斜。蚕事未了茶事急,忙煞山中儿女家。”该诗所写茶事真切自然。崇阳自宋代张乖崖拔茶植桑后,明代茶又稍兴,以至桑茶并重,农家女儿忙不过来。诗中有韵味有茶情,读来清新隽永,乡情扑面。

崇阳茶在清末民国初的百年盛期中,也有几次衰落与变迁。据万献初先生考,道光至同治初是以小港为转运中心,以龙泉茶为主的红茶盛期,由于茶的质量好,价格和利润都高,一箱红茶五十来斤,价为54.325两白银,难怪茶农“贫转富,富愈富”。然好景不长,代表英帝国主义利益的粤商日减茶价以图重利。同治十年(1871年),茶农已无利可图,忍无可忍,捣毁了县城周围的英商红茶庄。清政府软弱无能,迫崇阳县政府赔给茶庄白银6811两,县政府则把这些钱摊派到各家茶农身上,从此崇阳红茶业一蹶不振,茶事重心转移到俄商开庄压青砖茶的大沙坪。俄商在大沙坪开庄的12年是以老青茶为主的再盛时期。1876年俄商撤庄汉口,仍在大沙坪设点收茶,同时隽水两县的崇阳、通城茶大量增涨,除小茶庄压制一部分砖茶外,一大部分人担挑车推涌入羊楼洞茶庄,两县大量的茶工也到羊楼洞众多的茶庄去卖工谋生。这时期两县茶的产量在增,但由于茶庄不兴盛,失去茶事中心的依托,渐渐依附于羊楼洞了。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崇阳一县产茶2.4万担,多数运入羊楼洞加工,自己的茶庄只压少数茶砖,还有一部分则船运至汉口加工,出口红茶2.4万多箱(每箱50斤)。至此,隽水两县的崇阳、通城茶事又渐冷下来,亦与太平军数年驻大沙坪阻断交通有关。



据《湖北通志》记载:“同治十年,重订崇、嘉、蒲、宁、城、山六县各局卡抽派茶厘章程中,列有黑茶及老茶二项。”这里讲的黑茶指红茶,老茶即指老青茶。清末和民国初期,由崇阳大沙坪等几大茶镇提供老青茶原料的蒲圻赵李桥茶厂制成的砖茶,外销蒙古、苏联,内销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民国三年(1914年),崇阳县有茶园3万亩,产量5万担。

民国初,大沙坪虽仍是隽水两县的茶叶集散中心,但已无往日气派,远不如隔山的羊楼洞了。虽有“永玉”“古城”等茶庄茶行在营业,但都后劲不足。倒是羊楼洞来的雷姓茶庄主开的“大德生”分庄资本大,生意好,维持的时间最长。

抗战时,日军飞机几次轰炸大沙坪,几家茶庄被彻底炸毁,“大德生”分庄也被炸掉一半不得不停产。至此,兴盛数百年的古茶镇大沙坪完成了历史使命,昔日那胜过县城的繁华茶事湮灭。抗日战争爆发后,茶园基本荒芜。民国31年(1942年),茶园面积1000亩,产量3000担。

然而,《咸宁文史》2013年第一期刊载傅新源文章《垄断大沙坪的胡同顺商号》,却提到还有远比“大德生”兴盛的胡姓“同顺”商号。文中提到老板胡华山于民国初年在大沙坪田家嘴创办茶庄,曾以“同、顺”二字冠头写了一幅对联“同观大海,顺看丰年”,果然得心应手,财运亨通。“胡同顺店员、学员有20多人,坐蹲汉口、长沙、湘潭、岳阳、新堤、修水、赵李桥等外地负责掌握信息的‘水客’有七八人,做饭、种菜及打杂的后勤人员有10多人,职工众多,可谓家大业大”“胡同顺商号规模极大,办茶庄的厂房,占地面积达80多亩……拣茶车间,可容300多工人;收茶车间,容量更大,平均每天收茶叶约1000担左右;燃料车间,亦同样,平均每天收购的木炭不少于千担……茶分青茶、红茶、老茶三种:老茶运蒲圻羊楼洞茶厂压茶砖,销蒙古、俄罗斯;青茶、红茶销江苏、浙江及全国其他各地……在各茶庄的相互竞争中,胡同顺茶庄一直大显身手,摇摇领先,其他如杨家、记玉、信记、大德生等茶庄均望尘莫及。”

新中国成立后,崇阳茶叶生产几起几落。80年代初,全县有茶场258个,其中,国营茶场3个,乡镇25个,村办140个,校办90个,茶叶专业村1个(双港公社赶龙村)。1982年,全县茶园面积4.82万亩,产量1172.75吨,县成立茶工商总公司负责茶叶生产、收购、销售,当年上缴国家税金97.5万元。1984年,绿茶产大于销,价格下跌,全县80%以上的国营、集体茶场茶叶积压,部分茶园弃管。1988年,全县茶园面积3.16万亩,产量1.390吨,境内丰产茶园由个体户承包经营,低产茶园荒芜。1992年秋,境内茶园毛虫爆发,全县茶园面积3.83万亩。1993年,崇阳有茶园5万多亩,全县有国营、乡镇、村茶场300来家。大沙坪西侧的桂口港两岸茶园最密,古为燕窝街、今为双港乡一年产茶4000担以上,占全县总产量15%。1998年,开始毁茶栽竹,县直、乡村、学校茶场多数改栽雷竹,茶园面积逐年减少。1998—2002年,国营跑马岭茶场、沙坪红卫茶场、石城茶场、桂口茶场、青山雷城茶场、蔡墩大坪茶场、桂花泉镇茶场、国营桂花茶场一、二分场改作雷竹基地,茶园面积减少1.3万亩。2005年,全县仅有茶场25个,茶园面积1.23万亩,年产茶叶520吨。

经过茶农茶商们的不懈努力,崇阳历史名茶有的流传至今,有的经过改良得以恢复芳名。6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涌现出一批名优新特茶,多是高档绿茶。有的茶荣获省优、国优、部优大奖,有的被命名为“中国名茶”。

“小港毛尖”(宋代名龙泉茶)是著名的历史名茶,当代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编著的《中国名茶》一书就载有崇阳的“小港毛尖”,多本茶叶教科书上亦有提及。1988—1991年,新的“小港毛尖”连续四年被评为鄂南优质产品,1989年获湖北省首届陆羽杯奖,1990年又获第二届陆羽杯奖,1991年荣获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

国营桂花茶场推出的拳头产品“西厢碧玉簪”吸收了崇阳古茶文化和羊楼洞古茶文化的精髓,是一款质量上乘的名茶,1989年起连续四年被评为省厅优质名茶,1991年荣获湖北省政府优质产品证书,此茶让人想到《双合莲》的爱情故事,极具文化韵味。

国营跑马岭茶场生产的 “霜峰剑”绿茶,原名“双峰剑”,因两山对峙而得名;后因汤色碧亮,香气持久,滋味鲜爽,兼又外形挺直似剑,白毫满披似霜,改名为“霜峰剑”,此茶为鄂南十大名茶之一,1990年和1991年两度榜上有名,1998年在中国名茶节上,获陆羽杯特等奖。

鸡鸣峰茶场生产的“剑春”“龙井”“毛尖”和“龙珠”茶畅销省内外,其中“剑春茶”1998年荣获中国“陆羽杯”金奖,2000年获湖北省茶叶特等奖。场长周天甫2002年被湖北省人事厅授予“湖北省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光荣称号,鸡鸣峰茶场被崇阳县委定位农业综合开发区。1994年,省委书记关广富曾到茶场视察。

双港赶龙茶叶专业村,435亩茶园分布于高山陡坡,称“挂壁茶园”。赶龙村有茶场,组有茶园,有地必有茶。从1956年开始,在大队党支部书记刘茂斋的带领下,挖垱固沙,垫茅增土,改坡地为梯埂茶园250亩,茶叶连年丰产增收。1965年,采摘面积211亩,总产650担,亩产308斤。是年刘出席全国茶叶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大队荣获国务院嘉奖。1985年全村120户产茶980担,户平均960斤,收入5.8万元,户平568元,有十户达千元以上。1996年以后随着市场的滞销,茶叶生产逐渐萎缩,茶地基本荒芜。


春回荆楚,绿意盎然。随着绿色发展画卷的展开,一股绿潮在我省悄然涌动,全省都在营造绿色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咸宁地处长江以南和幕阜山北侧之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7度,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土壤多呈酸性,丘陵起伏连片,发展茶产业得天独厚。

2013年以来,咸宁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百亿茶产业”战略号召,既是传统绿色经济的重振,也是历史茶文化的重塑。如今,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赤壁羊楼洞已打造成万里茶道的源头,成功举办国际茶业大会。这也是崇阳茶产业的发展机遇。

“唐年县大黑茶可治头痛”;“民不务耕织,唯以植茶为业”;“龙泉山产茶味甘美”,一斤小港毛尖换一担白米;“湖广茶以武昌为首(包括崇阳茶)”;“武昌茶出通山者为上,崇阳、蒲圻次之”等,这些茶事道出了崇阳茶的质美誉佳。尤其龙泉山茶,旧志上被称为“离乡(香)草”,深含哲理和诗意。鄂南著名作家柯于明在长篇小说《茶牌坊》中对“离乡(香)草”作了精彩诠释:“茶叶长在树上是普普通通的叶子,离了树就变香;长在山中是平平常常的草,出了山就变香。”“离香草”这一雅称可以说是古代崇阳人民对茶文化的一大贡献。小说中美丽坚强的女商人雷梦瑶在羊楼洞开设茶楼时,就选择了“离香草”作为茶楼的名字。



如今,崇阳配合省、市部署,正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复兴茶产业,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到“十三五”期末,建成基地10万亩、产值超25亿元的茶产业大县发展目标,每年以2万亩的速度推进。重点发展以绿茶为主,适当发展白茶、黄茶、甜茶等,种植品种全部采用国家审(认)定的安吉白茶、黄茶、乌牛早、中茶108等无性系良种。加大茶产业招商力度,从江浙一带引进一批实力强、技术过硬的老板,在每个茶叶主产区有计划地安排江浙老板入驻,带头办基地,增强辐射效果,主要生产高档白茶、绿茶、红茶、铁观音和青砖茶。

目前,崇阳县已建成茶叶基地9万亩,1000亩以上的基地6个,500亩以上的基地20个,从事专业种茶大户200多个。2015年以来,“隽水源”白茶、“一盅春”野生甜茶、“力沃”砖茶等六大茶叶在国家、省农博会、茶博会上11次获得金奖。2017年,崇阳获得“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2019年,青港白茶基地茶园被评为“中国美丽茶园”,提升了崇阳茶叶品牌知名度,为崇阳茶叶走出去,形成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相信凭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良好的传统基础,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崇阳人民的共同努力,崇阳茶产业一定会能够更加发扬光大,茶叶带来的利润一定会富民强县,并为咸宁打造“百亿茶产业” 增色添彩。

“茶”字上、下均为草木,中间包着一个“人”,这形象地说明人们种茶、喝茶,就是亲近自然,在与茶的亲密接触中,可以感悟自然和生命,适性而悟道,返朴而归真。发展绿色经济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可能,而青山绿水是崇阳最靓丽的名片。古代万里茶道上的崇阳大沙坪,茶史上曾与赤壁羊楼洞齐名。重振传统茶产业,打造荆楚新绿谷,崇阳已备天时地利人和。往事可鉴,识时而为。

最是春光满山野,绿色富民正逢时。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