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才武沿着蜿蜒的珞珈山路而上,在武汉大学,记者见到了这位致力于国家文化政策和文化战略研究的学者——傅才武教授。
1966年8月29日,傅才武出生在崇阳县金塘镇金塘村。他先后就读界牌小学混合班、金塘小学、苏塘初中,虽然那时条件差,他时常需要上山砍柴、下地挖苕,帮衬家里挣工分,但傅才武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热爱,即使学校停电,他也用煤油灯坚持早晚自习。付出终有回报,1982年初中毕业时,50多人的毕业班仅有傅才武等2人考上县一中。
一中汇聚了来自全县的尖子生,在就读的3年里,傅才武压力倍增,但他胜不骄、败不馁,努力学习,积极向上,1985年,傅才武一跃考入湖北大学历史系。
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傅才武仍然保持着对学习的热爱,他坚持图书馆、教室、宿舍“三点一线”,并决心攻读硕士研究生。功夫不负苦心人,1989年,傅才武本科毕业后,考上硕士。
1992年,年仅26岁的傅才武捧得了硕士学位,同年,他进入湖北省文化厅工作。业余时间他几乎都在省图书馆和家里的书桌上度过。“别人借书是论本,我是论筐。”由于从文化史专业毕业,并不熟悉艺术管理的本职工作,关于艺术管理的书籍一筐一筐地被“借”到书桌上。慢慢地,他有了很多工作体会,也看到了业界关于艺术管理研究的不足,便萌生出从事相关研究的念头。
于是,工作结束后的每个夜晚,伴着一盏小灯,傅才武开始了学术研究生涯。1999年,中国第一本以艺术教育管理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艺术教育管理学》面世。2002年,由他主笔的《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模式研究》出版,并成为当时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典型材料。
《中国人的信仰与崇拜》、《湖北文化史•艺术史》、《近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娱乐业——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娱乐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1861-1949)》、《文化市场发展与文化产业体制创新——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艺术经济学》、《中国文化市场与消费研究》、《中国文化创新报告》(系列蓝皮书)……一本本著作先后问世,记录着傅才武在学术研究上的每一个脚步,每一次前行。
醉心学术、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傅才武一直在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研究的道路上奔走,致力于推动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创新,也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文化产业方面的优秀人才。
在湖北省文化厅工作了13年之后,2001年,傅才武重新走进校园,在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所攻读社会经济史方向博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后,他从省文化厅调入华师任教,并牵头成立该校文化产业研究所。在他的不懈努力下,2007年11月,文化部命名该研究所为“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为全国6家文化部与高校共建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之一。
2005年,傅才武进入武汉大学历史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师从冯天瑜先生。并在2008年以“学术带头人”的身份被武大引进,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
从华师调入武大后,学校为他安排了珞珈山十八栋和十二栋作为办公地点,支持他多次从其他学校引入优秀研究人员,招入师资博士后,并从学校聘用专门的行政人员。目前,傅才武的团队有科研人员10人,招聘行政人员5人。
2015年,由傅才武团队参与起草的《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由国务院转发;2015年6月至9月,他相继参与《“十三五”国家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部“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起草。继2009年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及财政政策》之后,2013年,由他主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财政保障标准与保障方式研究》,成功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012年,他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总评榜”海选公布的最受关注的十大名师学者之一…… 2009至2014年,文化部与武汉大学先后合作共建“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国家文化财政政策研究基地”“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傅才武担任主要负责人。2015年,在三个中心的基础上,武汉大学批准成立“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傅才武担任院长。在他的带领下,文化研究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快速成长。5年来,研究院的青年学者平均每人承担了1.5个国家基金项目,展示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做学问需要家国情怀。”傅才武始终秉承着这个理念。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学术推手,近年来,傅才武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主持完成国家艺术科学和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0多项,接受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委托的大型文化调研课题80多项,提交80多项政策研究报告被国家相关部门采用,多种政策咨询报告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出版各类著作近20部,发表各类论文100多篇。
全媒体记者:沈二民
编辑:全愈
编审: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