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经典传奇㉜】从放牛娃到将军的赵国泰(五)

讲述人:

崇阳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王晓晓 孙诗炜

长征路上

1934年10月,赵国泰拖着伤后虚弱的身子,带领通讯班战士,跟随红军主力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长征初期蒋介石调集了几十万大军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并在红军前进的路上设置了四道坚固严密的封锁线,妄图把红军困在包围圈内一举歼灭。红军前进途中,几乎每天打仗,天上有敌机、地上有追兵,有时急行军二三百里,就是身体强壮的人也有些吃不消,但伤病初愈的赵国泰却坚持下来了,因为他心中有个坚定的信念:只要有党在,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红军。他咬牙忍痛,昂首挺胸走在队伍前面。他带着通讯班的战士来回奔走于军团首长和各部队之间,把军团首长的战略部署及时传达到部队,使部队成功地粉碎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冲破了敌人的一道又一道防线,终于摆脱了敌人,进入了贵州境内。

红军进入贵州后,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红军伟大的转折开始了。赵国泰听到这个消息,像所有的红军战士一样欢欣鼓舞,他的话比以前更多了,劲比以前更足了。虽然前面的路上还有许多的艰难险阻,但赵国泰看见了曙光,看见了希望。

不久,部队翻越了雪山,来到了毛儿盖,准备穿越草地,继续北上。

草地上到处都是沼泽地,当地人民流传着两句话:没到草地行,不知天下苦。那里没有村庄,到处都是长满细毛的水草以及一些耐寒喜湿的灌木。水草上面悬浮着一层层森森的浓雾,使人视线无法透过。草丛下面,有很多枯死霉烂的叶草茎覆盖在水上面,一脚踩下去,就会陷进无底的泥沼里。草地上有很多水坑,由于植物的腐烂沉积,水流不通,毒菌遍布,水不仅不能饮用,人马走过,腿部还会发痛、红肿甚至溃烂。行人从这里经过极其困难。

为了顺利穿越草地,部队在毛儿盖稍作休整,军团首长向战士们作了穿越草地的思想动员工作后,赵国泰就和战士们一起编草鞋、装干粮,互相整理携带的武器装备。

进入草地后,赵国泰一马当先,在队伍前头探路。他用一根木棍子左边探探,右边戳戳,发现了泥潭,就用石灰做上记号。进入草地的第二天下午,他一不留神,一只脚陷进了泥潭,拔了半天拔不出来,还是一个战友帮忙才拔出来,但一只鞋子掉进了泥潭里,他只好光着脚走。第三天,他的腿脚又红又肿,特别是受伤的地方又痒又痛,他一声不哼,继续前进。通讯班在整个军团前边开路,赵国泰走在通讯班的最前面。就这样,他不顾溃烂的双脚,咬紧牙关,硬是支撑着熬过了七天六夜,走完了六百多里路程。

1935年10月,红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陕北。长征开始时,红军共有几十万,到达陕北时剩下的人不足三万。而赵国泰依靠坚强的毅力成为这三万幸存者之一。

(文本源自网络)

(本栏目编辑:邢通  田正宇   终审:汪淑琴)

►►►

《崇阳经典传奇》栏目播出时间

网络收听:云上崇阳App

崇阳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

FM88.9崇阳人民广播电台

首播时间:每周三20:00

重播时间:周六20:00

敬请关注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