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
市气象局发布了汛期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今年汛期5至9月
咸宁市降水量偏少、旱重于涝
强对流天气多发
今年以来(截至3月30日)咸宁市气候特征主要为气温明显偏高,但冷暖起伏大。降水量偏少,未出现明显降雪冰冻天气。前期气象干旱重,后期有所缓解。全市平均气温9至10℃,偏高1至2℃。3月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1至3月共出现3次寒潮天气过程,3月下旬寒潮过程平均气温降幅为历史第一。降水量170至240毫米,偏少2至4成。期间出现2次较强降雨,但未出现明显降雪冰冻天气。去年秋季至今年1月中旬,我市气象干旱逐步发展至特旱。1月下旬开始,降水增多,气象干旱减弱。
市气象局介绍,根据监测,2024年12月开始的拉尼娜事件,将在2025年春季衰减,3~5月过渡到中性状态。通常拉尼娜事件次年我市汛期降水以偏少为主。我市今年汛期相似年有2012、2018年,降水偏少1成左右。
我市降水量800至850毫米,较历年平均940毫米偏少1成左右;主汛期6至8月,我市降水量550至600毫米,较历年平均647毫米偏少1至2成。今年梅雨期入梅偏晚,在6月中旬末入梅;出梅接近常年,在7月中旬初出梅;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有雨水相对集中期和强对流天气,可能有阶段性洪涝。
此外,盛夏期我市降水偏少,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出现伏秋干旱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仍会出现雷暴大风、局地短时强降雨(坨子雨)等强对流天气。
市气象部门表示,鉴于汛期气候预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气象部门将加强监测和研判,及时做好订正服务。
来源:咸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