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笔记】之十六:大岭,为何没挡住发展的脚步

 

 《乡思笔记》之大岭,为何没挡住发展的脚步  朗读音频

朗读者:爽爽  

航拍大岭

       这几年,铜钟乡大岭村以野樱花为媒,把乡村旅游搞得如火如荼。使得昔日的贫困村华丽转身,变成了明星村、“网红”村,游人纷至沓来。

       近日,又一条关于大岭村的好消息在崇阳人的微信朋友圈被刷屏:湖北卓越集团在大岭村举行开工仪式,该集团投资10亿元,将打造4A级十万亩野樱花景区。

开工仪式

       对此,有人不禁在朋友圈留言:做大岭人真幸福!

      受地理位置偏僻、基础条件薄弱、思想观念保守等因素约束,崇阳一些农村地区多年来发展停滞不前。

       记忆中的大岭村山高岭陡,海拔落差数百米,令人望而生畏。小时候,我曾随父母及村里人拉着板车到这里砍柴,由于路难行,很少人愿意去,所以芭茅等植被长得很茂密。

       在那个只求温饱的年代,人们看中的只是这里的茅柴,没人在意漫山的野樱花,更无留恋之心。

漫山遍野的野樱花

       那么,横亘的深山大岭,为何没挡住大岭人追求发展的脚步?

       在与当地一名乡干部的聊天中,我找到了答案。

       首先,大岭人牢牢抓住了发展机遇。作为原来的贫困村,该村借政府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干群一心,顾全大局,全力配合村里拆迁安置、土地流转等工作,没有一户因为个人利益而拉后腿。

       其次,党员干部带头干。关键时候,党员干部是一面旗帜。他们不等不靠,走出去争取各方支持,以愚公精神,先后为村里修通了山路,整修了河堤,盖了村委会办公楼,可以说,把大伙想脱贫、想干事的信心早早调动起来了。据了解,该村43名党员,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主动服务,担负起做群众思想工作、请工、协调、财务监督等任务,做到大公无私,公开透明,让全体村民心服口服。

大岭村委会

       此外,村民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强,无疑为今天吸引投资乡村旅游加了不少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了解,长期以来,当地村民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例如当地一位八旬老汉几十年如一日,提着柴刀,踏遍青山,真情守护野樱花,坚决不让人恶意折断树枝或盗挖。

       越努力,越幸运。

       随着大岭村走红,越来越多的企业伸出了橄榄枝。

       “如果都像大岭村干部、群众这样顾全大局,崇阳何愁发展不起来呀?”崇阳城管部门一位朋友感叹。据他介绍,当前,违建仍是影响崇阳城乡科学规划发展的一大顽疾,有的人为了一己私利,政府规划到哪里,违建就跟到哪里。还有些地方、有些村,因为招商引资或发展其他公益事业,需要拆迁或土地流转为发展让路,但总有一些人面对政府的动员,要么“泼水不进”,要么在补偿金额上“狮子大开口”。

健身步道

       贵州省兴仁县塘山村旅游开发“两败俱伤”的教训,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据报载,前几年,有老板看上了塘山村的溶洞、天坑、温泉和喀斯特山群,欲打造成景区。村干部十分兴奋,盘算着穷了一辈子的村民,这下致富终于有望了。

涂鸦小镇

       然而,由于一些目光短浅的村民,非要坐地起价抬高土地流转的价格,结果开发商气走了,造成如今“两败俱伤”的局面——开发商撤资,前期规划和投资打了水漂;村民的多年来的致富愿望落空,如今仍然在贫困线上踏步。

大岭精准扶贫集中安置点——康岭花园

       发展机会稍纵即逝。贵州塘山村的这个教训,希望能同样刺痛某些发展意识、大局意识欠缺的崇阳人。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这无疑又是一个富民的好政策。

大岭全貌

       大岭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自然的“高山大岭”并不可怕,怕的是人心和观念上的“高山大岭”。只要抓住政策机遇,在“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科学规划、大力扶持、多元发展”的基础上,干群一心加油干,阻碍发展的“高山大岭”,一定能变成“金山银山”。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