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请向这群人致敬!

有这样一群人,周末节假日放弃休息,活跃在武汉各景区、红色场馆、社区、车站、机场,耐心地进行志愿解说、帮忙引导游客、提供暖心服务、引领文明旅游。

有这样一群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者“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宗旨,身上的红马甲成为大武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他们中间,年龄最大的已过七旬,但仍坚守在博物馆、图书馆、景区、社区;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背熟2500+字数的文字稿,为市民游客提供专业讲解。

他们,是高校老师、导游、企业高管、学生……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武汉文旅志愿者。

今天是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

让我们对这群乐于奉献、热衷公益的文旅志愿者诚挚地说一声,节日快乐,感谢有你!!

武汉文旅志愿者隶属于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前身为2012年成立的武汉市旅游局学雷锋志愿服务队,2015年9月由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组建,现主要由优秀旅游工作者、旅游爱好者、在校大学生等社会各界力量组成。

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创立“武汉旅游志愿者在行动”品牌,开展“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在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和品质的同时,全力做好文明旅游宣教工作。近年来志愿者们分期分批分布在全市重要景区、交通集散地,为游客送温馨、为群众传情意、为行业树形象、为城市扬文明。

文旅志愿者钱文康

钱文康(前排左二)和他的志愿者伙伴们

钱文康是湖北广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家文旅研修专家、国家金牌导游、从业13年来,获得不少荣誉,比如“武汉市五星级导游”“湖北省骨干精英导游”,以及国字号嘉奖“中国好导游”“中国旅游先锋人物”等。 在他13年的文旅生涯中,除了本职工作外,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及文明旅游宣传。“我们从2015年开始进行文旅志愿者服务,一开始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钱文康解释到。 钱文康告诉记者,那次是他们带一群身体有残疾的福利院孩子逛江城。到了景区时,其中一个孩子哭了,他说自己因为眼疾从没去过景区,从没见过美丽的风景,所以感谢志愿者哥哥姐姐带他们出门游玩。这一刻深深地触动了钱文康,“于是此后,我们做志愿服务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特殊儿童、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弟这类人群,想带他们看最美丽的风景,感知与我们同样的生活,抚慰他们的心灵。而这,就是我们做文旅志愿者的意义所在。” 截至2021年11月,钱文康和他的志愿者团队累计提供志愿服务达10450小时左右,并先后获得“湖北省青年文明号”“湖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巾帼文明岗”“中国旅游先锋组织”等称号。团队特别策划的“关爱特殊儿童,畅游美丽江城”系列主题活动,也受到社会多方好评。

文旅志愿者周媛

周媛带领东湖新城一线抗疫家庭游览黄鹤楼

周媛在黄鹤楼公园工作,每年都要接待数以万计南来北往的游客。日常工作之余,她便投入到开展志愿讲解服务和公益培训工作中,一做就是十余年。“志愿者的身份赋予了我特殊的使命,这些不但能让自己在服务过程中体会到给予他人的快乐,更能在服务之后获得学习和成长,不断为社会创造价值。”周媛说。 这份使命感体现在每时每刻。

2020年3月初,还在哺乳期的她主动要求加入到援鄂医疗队的志愿接待服务中,接待对象包括国家医疗队王辰院士团队。“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你们是这座城市的文化传播者,你们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武汉,了解这座城市!”事后,王院士对周媛的志愿服务大加赞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武汉文旅志愿者组织策划了“初心如磐学党史、聚魂育人唱红歌、使命在肩走红路”系列活动,周媛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在优秀导游和景区讲解员中精心选拔了不少青年志愿者,迅速开展封闭训练。为了让90后00后快速上手,讲好党史,服务好文化场馆,周媛把他们带到黄鹤楼,同吃同住,给他们讲伟人故事,打气鼓劲。 “在一直前行的路上,我们播下了一颗又一颗希望的种子,总有一天,它们都能变成参天大树,为所有需要的人挡雨遮光。”周媛动情地表示。

学雷锋日在东湖樱园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

周媛、钱文康只是文旅志愿者的缩影。在武汉,有更多这样的人,默默无私地奉献,365天在线,不辞辛苦,不要报酬。他们通过自己热情、体贴、细致、周到的服务,将“志愿红”点亮了城市每个角落。

每逢节假日笑迎八方客

每年重大节假日,他们深入全市51个A级景区和红色场馆,广泛开展文明出行、交通引导、旅游咨询、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并提醒游客测温扫码、正确佩戴口罩。他们送出的小国旗、武汉特产热干面、武汉旅游地图、口罩和矿泉水等,让八方游客感受到“武汉礼遇”。东湖、武汉海昌极地海洋公园、木兰草原、花博汇、三大火车站、天河机场,都留下了红马甲的身影。“刚下火车就收到小红旗和热干面,这样的礼物太有意义了!”国庆佳节带家人来武汉游玩的何先生,在武昌火车站收到了武汉文旅志愿者赠送的节日礼物后曾感动不已地表示,“志愿者们真的很贴心,我希望这种精神也能传递给我的孩子。”“我们常年在火车站为大家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看到这么多游客来武汉打卡,我内心非常感动,也希望通过我的小小努力,让游客们感受到武汉人的热情和文明。”武汉文旅志愿者杨莹莹谈到。在文旅志愿者胡君看来,志愿服务很辛苦,但是看到游客满意的笑脸就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初心不改,点滴坚守。武汉文旅志愿者的贴心服务,丰富了“武汉精神”的表达与传承。

国庆前夕在火车站向外地游客发放国旗

为外地游客提供的“武汉礼遇”

在武汉欢乐谷景区引导游客测温、扫码

举办系列活动以文促旅

他们策划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贯穿全年,以春节、端午、中秋、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产业融合,让八方游客感知这座城市的温度与魅力。 他们会在小年夜时,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线上直播,展示传统面塑、剪纸技艺,一起包饺子、话团圆,传播年俗文化。 他们会在端午节时,邀请亲子家庭到武汉植物园实地探索蜀葵、菖蒲等端午植物,给孩子们讲解节庆的来历和风俗,一起包粽子、制香囊。 他们会在中秋节时带孩子们穿汉服、做月饼、猜灯谜,重阳节时护送和陪伴89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英雄吴克权到花博汇畅游花海、观皮影戏,享受幸福、宁静的时光。 他们会在七夕节时,买来千余支玫瑰,到景区送给各地游客,分享中国情人节的浪漫与温馨。收到玫瑰时,从外地返汉的大学生小范与女朋友惊喜地表示:“没想到在景区能收到这份特别的礼物,真是让我们度过一个难忘的七夕节,让我们更加感受到武汉的情怀。我们要将这朵玫瑰花永远珍藏,让它成为我们爱情的见证……”

小年夜直播包饺子等春节民俗活动

端午节在植物园带孩子们包粽子

中秋节在汉口里教孩子们做月饼

重阳节陪抗美援朝英雄吴克权老人游花博汇

多种“党课”传播红色文化

2021年,围绕建党百年开展一系列紧扣主题、形式丰富、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打造出“微情景剧、红歌快闪、行走的党课、红色印迹打卡”多种模式,深入各个景区、社区和校园,通过表演快板节目、讲述红色故事、交流学习心得等,将一堂堂令人心潮澎湃却又接地气的实景党课带到市民身边,引领大家重温红色经典、感悟红色力量。

在花山街花城家园杏园社区,“同上一堂党课”受到居民们的热烈欢迎。杏园社区党委书记许正文表示,“感谢文旅志愿者们将这样一堂内容丰富、别开生面的党课带到社区,把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带到了家门口。”据不完全统计,该系列活动共开展56场,直播吸引1346万人次观看,服务市民游客500余万人次,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各大媒体纷纷予以报道。

七一前夕走进花山社区开展“同上一堂党课”活动

挺身而出奋战抗疫一线

去年疫情期间,他们更是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承担起运送物资、保障社区、服务方舱医院等志愿服务工作,还自发组成了“湖北导游募捐委员会”,在旅游行业众筹善款和口罩、防护衣、护目镜等急缺物资。多名身处国内外的导游们积极响应,通过接力运送的方式将从国外筹集到的防疫物资第一时间运回抗击疫情第一线。2月中旬,武汉文旅志愿者肖虎得知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建设2号方舱医院,他马上写下请战书,要求加入方舱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中。随后,肖虎作为志愿者被分配到那里,负责运送物资以及方舱医院的餐饮保障工作。 在此期间,肖虎每天都会为重庆援鄂医疗队的500余名医护人员和1000名新冠肺炎患者运送、分配一日三餐及夜宵,工作辛苦、危险程度较高,但他对此从未有过半点犹豫。“与医护人员相比,我所做的工作不算什么。只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将这场战役尽快打赢,让武汉早日回归祥和与安宁。”肖虎说。

文旅志愿者进社区宣传文明旅游

专业团队提供专业服务

采访过程中,各位文旅志愿者不约而同都会提到,“文明是最美的风景,身为一名文旅志愿者,希望通过我们的志愿服务,能够让市民游客增强文明旅游、健康出行的观念,为城市营造良好的文明环境。” 如此专业周到多场次全覆盖的志愿者服务,背后少不了强大专业的团队、体制在支撑。近年来,武汉文旅志愿服务工作逐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强化队伍建设,对志愿者开展线上、线下、实景相结合的岗位培训,建立起“老带新”的良性培养模式,内练素质、外树形象。每次在服务活动结束后,还要总结当天的情况、游客和群众关注的需求,为新入岗的志愿者提供良好经验。就靠着专业化、特色化、智慧化的文旅志愿服务,提升了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带动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武汉共建立3家市级咨询站点,8家区级咨询站点,40余个景区型咨询站点,形成了市、区、景区、街区等全方位游客公共服务咨询体系,为市民和游客真情服务,排忧解难,助力武汉进一步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植树节在蔡甸区嵩阳林场进行义务植树志愿服务

硕果累累交出完美答卷

几年来,通过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文旅志愿服务微实事,展现城市文明的新格局,这群“红马甲”已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并获得多方赞誉。 其中,2017年荣获省级旅游志愿服务“先锋组织”,2018年被授予“武汉市岗位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2020年武汉市文旅志愿服务总队“服务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复苏”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一等奖,并获得共青团中央等七部委联合颁发的“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这是两项国家级大奖首次花落武汉。 2021年,“学党史唱红歌走红路”志愿项目荣获武汉市十优志愿服务项目,“文明旅游 健康旅游 为武汉加分”志愿项目获湖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大赛铜奖,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也荣获文旅部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带孩子们进景区过六一

对于这样一群人,专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邓爱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武汉文旅志愿者的工作看似微不足道、繁琐单调,但悄然无息地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充当助力者、做好监督员,打造活招牌,为广大游客提供全域式的服务,推动文明旅游工作开展,展现这座城市的热情好客,以点带面地促进了武汉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湖北正在积极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其中人文环境的提升尤为重要。武汉文旅志愿者的成功打造有很好的启发,作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能够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吸引力,有助于武汉文旅形象的进一步提升。钟晟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文旅规划中心主任、副教授

一趟旅行回来,当你和朋友分享故事时,印象最深刻或者最有趣的部分常常是途中遇到的人或事。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团队的蓬勃发展,印证了旅游界一句常说的话——“旅游最美的风景是人”。最能够体现一座城市文化旅游魅力的,恰恰是这座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水平。

文旅志愿者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主人”,他们的参与和服务可以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好感,进而极大地提升城市的形象魅力和吸引力。从这个角度而言,旅游志愿者的参与,对于城市形象、全民文明素养提升和文旅业高质量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

志愿者们在黄鹤楼景区宣传文明旅游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武汉是英雄之城,也是志愿之城。正是因为这群文旅志愿者,让武汉充满了爱与温情,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托举起了城市公共服务的能力,把城市文明撒播到整个中华大地。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如果文旅有颜色,那一定是志愿红。

来源:极目新闻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