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救治日 | 年轻人突发心梗,更容易猝死,切勿连续加班熬夜!

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在我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到2030年,我国预计将会有2300万心肌梗死患者。近期湖北天气转冷,更要防范心脑血管疾病。


什么是心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黄榕翀教授介绍,“心梗”即心肌梗死,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急症。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肌缺乏血液供应出现坏死,继而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

怎样会诱发心梗?

通常急性心肌梗死由劳累、情绪激动、饱餐等各种引起心脏耗氧增加的因素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人群更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同时,吸烟、超重或肥胖、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情绪激动、天气变化等因素也会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另外,如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的人群,也要积极预防心梗的发生。

心梗早期有哪些预警信号?

心梗发作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常常位于胸部,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钝痛等,可放散至左肩部、左上肢、背部、下颌部,也可能表现为咽部紧缩感。胸痛通常持续10~20分钟以上,伴有出汗、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黄榕翀教授表示:“心梗发生前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对于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一旦出现心前区不舒服、心慌、腹痛、头晕、血压突然降低、晕厥等,都要注意警惕。”

专家警示,除胸痛之外,身体其他部位疼痛也可能是心梗的早期预告,如下图所示:

那么日常情况下,如何判断自己的情况会引发心梗?

1、突然胸痛

如感觉胸口像被“压榨”一样痛、喘不过气、全身大汗淋漓、脸色苍白、休息一会儿也不能缓解,这些都可能是急性心梗发作的“求救信号”。年轻人突发心梗更容易猝死。因为年轻人多为首次发病,与老年人的长期由心肌缺血致反复心绞痛患者不同,不易引起重视。

2、疲乏

特别是女性,在心肌梗死发生时或发作前数日或数周可能出现疲乏。疲乏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现,经常疲乏和熬夜、连续加班的人要注意定期到医院检查。

3、脉搏快或不规则

如果偶尔出现一过性心悸无需担心,但脉搏加快或不规则,特别是在伴有虚弱、头晕和气短等症状时,可能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表现。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诱发生命危险。

4、气短

气短、呼吸困难可能是肺部疾病例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也可能是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时,气短通常伴有胸部不适,也可能发生在胸部不适之前,或者不伴胸部不适。

5、出汗

周身冷汗淋漓是一种常见的心肌梗死症状,可能只是坐在椅子上突然就汗流浃背。

6、虚弱感

有些人在心肌梗死前或心肌梗死时可能会出现原因不明的严重虚弱感。

7、嗓子疼

心梗的少数患者还会出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等部位的疼痛。此类非典型心脏病症状的发生,缘于人体的一些部位与心脏在大脑中的疼痛反射处于同一区域,当心脏疼痛传递到大脑后,经大脑“解码破译”,告诉人们的也可能就是嗓子疼,容易被人们忽视。如果经常规治疗,症状不能得到缓解,就要警惕心梗的可能,切勿硬撑。

8、颈、背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它是有先兆的,比如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恶心、呕吐、出大汗、心跳变慢、血压下降等。因为少数患者的疼痛会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等部位,所以不易引起重视或导致误诊。特别是老年人,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经正规检查治疗后便可以有效避免心梗的发生。

9、胃肠症状

因为心肌梗死也分部位,若是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此处分布较多的迷走神经,与肠胃关系紧密,犯病时有可能会出现呕吐、拉肚子等类似胃肠疾病的症状。如之前按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无效,警惕可能是心梗的信号。

心脏骤停的急救方法?

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陈志:

第一,早期识别。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普通的心绞痛不会超过5-10分钟,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另外,有时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视。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要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决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第二,安静休息。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患者要立刻停止任何重体力活动,原地休息,并及时平息激动的情绪以减轻心肌耗氧量。切忌不要自行走动,更不要自行走到路边等候急救车。因为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直接导致患者猝死。

第三,呼叫120。据调查,1/4的患者不会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而是给自己的家人打电话,等家人赶来后才打120,从而延误抢救时机。统计发现,心梗患者中有近一半是自行到医院,认为这样更快捷,只有不到26%的人通过呼叫急救车到达医院。但实际上,很多病人由于处置不当,死在了自行去医院的路途中。

第四,一般处理。让病人平躺或半卧位,保持安静,减少受刺激。冬季要注意保暖。如果患者出现缺氧症状如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可给予吸氧。但是吸氧不是常规,过多吸氧反而有害。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最好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如果在突发心脏病时发生便秘一定不要强行排便,应到医院听从专业处理。否则可直接导致病情恶化。

第五、防止猝死。发生心梗后,最坏的一种心律失常就是室颤。室颤是指心脏处于不能泵血的乱颤状态,形同于心脏停搏。如果不立即救治就会发展为猝死。此时,此时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呼叫患者,如果没有意识并判断呼吸,如果在5-10秒钟内发现患者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应立刻在现场做有效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按照其指示操作。直到专业人员到达现场。

第六,挽救心肌。挽救心肌的核心是配合医生,做好医患沟通。

医院的急救能力有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专门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医院。一定要听从急救医生安排,送到有能力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医院就医。病人如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溶栓、导管等特殊治疗,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病人家属往往不太配合,医生非常着急,家属却迟迟不在手术协议上签字。还有的家庭,要把所有亲戚都叫过来一起商量,说好每家出多少钱后才做手术,或者是为了免除决策者的责任,导致宝贵的抢救时机白白被浪费。因此,为了病人的安危,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并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尽快进行特殊治疗。

突发心梗有哪些误区可以避开?

误区一:喝口水 先缓一缓

心梗的黄金急救时间是2小时。当患者尤其是老人出现高度疑似心梗的症状,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误区二:心梗后马上服药

出现胸痛症状可以含服硝酸甘油,但服用前一定要测量血压,如血压低则不要服用。

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执行副主任 主任医师龙德勇:有的人心梗,他可能血压已经很低了,再去含服硝酸甘油的话,那会是雪上加霜。

误区三:传导焦虑情绪

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执行副主任 主任医师龙德勇:怀疑某人发生心梗了,周围的人比病人还着急,给病人传递这种不良的焦虑情绪也是不应当的,因为这种焦虑情绪对患者来说可能会增加他的耗氧量,也会让他的病情雪上加霜。

心梗患者应当如何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伟伟教授建议:

定期检测血脂。发生过心梗的患者每3-6个月应测定1次血脂,并在医生指导下将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目标水平以下。

生活方式健康。心梗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管理膳食、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和腰围、保持适量身体活动。

坚持规范治疗。心梗患者应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进行规范临床治疗,尤其是超高危人群,应尽早且持续做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双达标。

“三高”共同管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均会增加再发心梗的风险,心梗患者必须对“三高”同时严格管理,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再次心梗风险。

心梗如何预防?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中心主任医师敖虎山教授提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从迈开腿开始,注重锻炼,吃清淡饮食,注重心理的平衡,保持心情舒畅。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有家族史的人一定到医院进行筛查,‘三高’病人注意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总之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帮助我们远离心梗的‘突然袭击’。”


来源: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江苏网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