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0日)
话剧《深海》
在武汉琴台大剧院上演
2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
观众们才惊讶地发现
《深海》原型——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
竟然就坐在观众席里
来看看什么叫“大型追星现场”
↓↓↓
为国离家30年,潜心攻关60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的一生一半是荣耀,一半是沉默。20日晚,由广东省话剧院有限公司出品的话剧《深海》再次来到黄旭华的工作地武汉,再次在琴台大剧院上演,亮相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
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观众席里,坐着黄旭华院士。相同的是,他依然低调,默默“潜”在观众席中,直到全剧落幕才被人们发现。
01演出结束后,才发现观众席中的黄旭华
2小时的演出结束,大幕落下又升起,黄旭华的事迹、照片一幅幅出现在舞台上,不愿离去的观众们奉上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随着灯光渐渐亮起,人们惊喜地发现,黄旭华院士正坐在观众席中,默默地为正在谢幕的演员们鼓掌。观众们纷纷站起身来,用掌声向黄旭华院士致敬,簇拥着坐在轮椅中的他缓缓离开剧场。
其实,早在演出开始前
黄旭华已提前来到琴台大剧院
与演员们见面
当被问及来现场观演的心情时
黄旭华说“蛮兴奋的”
没有一丝张扬,他低调地“潜”入观众席中,与人们一同回望了自己“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一生。
作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被人们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他总是说“荣誉是属于大家的,是属于集体的,我只是一个代表”。据《深海》主创透露,对于该剧的创作,黄旭华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能只有我一个人”。黄旭华认为,中国核潜艇事业能走到今天,绝对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他希望作品中还要有许多其他的科学家,有他们共同的团队。
今年1月,话剧《深海》第一次来武汉演出,黄旭华因故无法观演,面对前来拜访的剧组主创,他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期望,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但科技工作者有祖国,他希望透过剧本的延伸,在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意识上有更好的体现。
02“深海”是他入海中300米,也是他深潜的人生
《深海》由著名剧作家周振天、陈萱编剧,著名导演黄定山执导,“梅花奖”获得者杨春荣、国家一级演员鞠月斌领衔主演。
故事从1988年初,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在浩瀚南海展开首次300米的极限深海试验开始。随着步步惊心的下潜过程,黄旭华的人生历程穿插其中,也渐渐铺陈开来。少年时,他在战乱中离开母亲,更名黄旭华,立志“旭日东升,荣耀中华”。青年时,从手打算盘、核潜艇模型开始,克难攻坚进行我国核潜艇研制。老年时,终于见到一别30年的母亲,他有遗憾却无后悔。
话剧《深海》于2017年立项,从一开始便困难重重。经历8个月的漫长等待,主创们才第一次见到黄旭华及夫人李世英。然而,谈及黄旭华一生中最重要的核潜艇事业,主创们遇到的仍是“保密”。历经十几次打磨,剧本才终于在2019年定稿。
《深海》出品人、广东省话剧院院长杨春荣说道:“这部戏的创作,让我们整个团队的内心世界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常常在想,黄旭华院士离家的30年里,有家不能回,有父母不能见,连父亲去世都不能见最后一面,这是怎样的毅力和寂寞?只有心中有信仰、有承诺,才可能做到。《深海》是我们对中国科学家的致敬,也是对强大祖国的致敬。”
没有你们
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
就没有祖国如今的强大
向所有的“黄旭华”致敬!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