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二!这家医院开了一双“超级天眼”

半年前刚刚获得“重生”的尿毒症患者张爹爹,移植肾突然发生衰竭征兆,生命再次跌入黑暗谷底。成都当地医院紧急行移植肾穿刺活检后,为查明病因,紧急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超微病理中心(电镜中心)求助。

成都医院,为何紧急向武汉求助?

因为武汉有一双

全国唯二的病理诊断“超级天眼”

活检病理学诊断是肾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的最准确途径。而超微病理学检查(电子显微镜检查),是明确患者移植肾病理损害类型至关重要的一环。

全国医院里仅有2家超微病理中心(电镜中心),国内南方地区,只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一家。

点击图片查看

《0.1纳米的分辨率下,病魔哪里逃!世界顶尖超级电子显微镜入驻人民医院!》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电镜诊断与技术学组,是电镜诊断唯一的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担任组长单位,在全国电镜诊断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移植肾活检、肝穿刺活检、疑难血液病的诊断方面。

长期以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微病理中心(电镜中心)全年临床电镜标本高达5000余例,其中80%来自院外,临床诊断辐射华中、华南、华东、西南地区。

成都-武汉联动  上演“速度与激情”

按照以往流程,位于成都的这家医院需将病理标本打包,通过快递发往武汉。然而张爹爹的病情随时可能恶化,同时临近国庆长假,按常规操作很有可能耽误病情。

“‘打飞的’送标本去武汉!”成都这家医院紧急联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电镜中心主任官阳教授,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果断做出决策。

29日中午,成都这家医院紧急对张爹爹的移植肾制作肾活检穿刺病理标本后。家属携带标本马不停蹄,赶上了最近的一趟成都-武汉的航班。与此同时,官阳教授在全科动员,争取以最快速度出具检查报告,为患者的正确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下午4时,承载生命希望的EP管顺利抵达武汉天河机场。下午5时20分,电镜中心等到了跨越千里送来的标本,立即开启标本诊断流程。在操作过程中,团队成员采取非常规制样技术,优化制样过程中的脱水、半浸透、高温聚合等步骤,加班加点处理标本。

9月30日,官阳教授带领团队在超高倍电子显微镜下反复观察,对肾脏病理变化进行了仔细研判,甚至连个别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隐藏的少量病毒颗粒,也没能逃脱他们的“火眼金睛”。

官阳教授(图中)带领团队开展病理诊断

下午4时,电镜报告顺利发出。这场以“生命至上”为宗旨的诊断会战历经23个小时,比常规操作速度整整提高了4倍。

在成都焦急等待了近一天的医护团队,收到报告后,凭借这份强有力的超微病理学依据,经综合分析,第一时间实施对症治疗,最终成功挽救了张爹爹这颗来之不易的移植肾。 病理“超级天眼”  让病魔无处可逃

“电镜就像‘超级天眼’,具有极高的分辨率,通过这双神眼的超微病理学观察,能使疾病诊断更为精准。”

官阳教授介绍,与大家平常所见放在桌上的普通显微镜不同,电子显微镜更像是一个巨无霸——高2米、重1吨,名曰“大白”。在“大白”眼睛下,超薄切片上纳米级的差别都能发现,经过医师比对分析,患者可获得精准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微病理中心配备有两台先进的生物医学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其分辨率约为0.1纳米,最大放大倍率可达50至100万倍。电镜诊断还在医学组织学、病理学、病毒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上,展现其强大优势,也可以完成低分化恶性肿瘤、肾脏病、血液病、肌病等分型诊断,为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提供更详细、准确的科学依据。

“有时候患者看症状好像是同一种病,比如肾病,但其实个体千差万别。超微病理中心就是要对患者作准确诊断,只有精准诊断才能做到精准治疗。否则,治疗就会南辕北辙。”官阳教授说。

对于狡猾多端的新冠病毒,电镜的“超级眼”也让其无处遁逃。2020年抗击新冠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科研团队在国际权威外科学期刊Annals of Surgery(《外科学年鉴》,IF=10.130),全球首个发表关于胃肠癌合并新冠肺炎症状前/无症状感染者外科转归的论著。

官阳教授在参与该项研究时,通过电镜在手术切除标本中,寻找到新冠病毒颗粒,取得了新型冠状病毒在肠道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中复制的最直接证据,为阐明COVID-19肠道早期病理生理变化提供了依据。

超级天眼,火力全开

千里救援,生死时速


来源:湖北省人民医院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