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搞数字化基建,别跑偏成烧钱“神器”

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成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最受重视的关键词。各地政府发力“数字化基建”,可谓各显神通。不过,近日据报道,在一波接一波的“App热”“大数据热”过后,不少基层干部抱怨“繁琐的数字化让大家更累了”,更有一些比昙花还短命的政务公众号、打了水漂的种种政务新平台,奉行的理念似乎是:领导喜欢咱就干,干成啥样不用管。

近些年,各地基层政府“数字化基建”可谓项目繁多。政务公众号、政务APP、大数据公务平台、政务新平台、数字村务APP……看上去都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方向上奔跑,大数据、区块链等时髦概念,能用上的全都用上了,钱更是没少花。只可惜,某些产品根本“不实用、不好用、没人用”,最终处于闲置浪费状态,大笔资金打了水漂。

“电脑开机后,还得打电话求助技术人员,才能一步步完成社区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演示。”这不是笑话,而是媒体记者采访时遇到的情形。据相关人士介绍,该平台操作起来太复杂,不是接待上级领导,实在没人愿意用。这种糊弄上级的套路,从过去的一些政府网站,到今天的部分政务新平台,其“糊弄精神”可谓“一以贯之”。

之前的某些政府网站,要么“突击更新”多篇稿件,要么利用技术手段自动将“旧闻”发布日期“实时更新”至当天。而如今的某些政务新媒体,看上去追捧新潮,短视频也拍,问答社区也做,但很难做到持续更新。有的政务类公众号发了两三条就没有下文,近两年都没有更新……不难看出,这样的“数字化基建”,更像是一个应付抽查、拿到政绩的工具,没把主要精力放在服务公众上。

而一些急着上马的数字化项目,可能根本就没有经过充分调研,没有倾听过一线干部群众的意愿,有的脱离实际毫无必要,有的重复建设质量低劣,有的没有规划半途而废,还有的重建轻管无人维护……正如一名基层干部表示,开始时“一片火热”,然后就“逐渐降温”,最后就“凉凉收场”,钱花出去了,但是没人操心花得怎么样,试点期满没有评估,先行先试没有考核,只有部分领导靠这些花架子换来了政绩。

“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核心要义,而不是“领导喜欢咱就干,干成啥样不用管”。无论是传统政府网站,还是官方微博、官方公众号、政务APP等等,都不能演化成只为交钥匙的烧钱项目,或者安排冗员的“坑”。及时更新信息,做好咨询互动,可持续运维,可迭代升级,凡此种种,都是基本要求和份内工作。常年沉睡、互动不回的,该关停的要关停;责任人办事不力服务水平不行的,该问责的更要问责。

搞数字化基建,建数字化政府,不是哪位领导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做得好不好,更得要群众喜欢。群众是否喜欢,才是检验数字化政府建设成效的关键标准,不能让数字化基建跑偏,成为华而不实的烧钱“神器”。与其重复建设跟风建设,不如用心做好运营,使之真正有助于服务公众。而对各地数字化政府建设成效,或可从财政投入、实际运营、服务效果、公众评价等维度综合评价,并且纳入相关政绩考核。


来源:红星评论微信公号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