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南市贡嘎县的米玛卓玛,目前就职于黄石东贝集团财务部。
7月22日,西藏山南市曲松县政府会议室,百余名藏族大学生挤得满满当当,一张张黝黑的脸庞,紧张而兴奋,准备接受湖北企业面试。
白玛曲珍,湖北博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驻山南草原生态修复项目负责人,给同学们作暖场发言。她说,到内地企业上班,说小了,是见世面;说大了,是为西藏的未来。
她的话引起共鸣。大学生旦增多吉说,走出高原,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家乡。
38名藏族大学生入职湖北企业
白玛曲珍2020年6月毕业于天津农学院,考过公务员,在拉萨奶茶店打过工。漂泊半年后,2020年12月,听到湖北援藏工作队将组织一批藏族大学生到黄石企业上班的消息,有些心动。
“可家人都反对,认为到自治区外上班,太远太孤单。”白玛曲珍说,考虑再三,她选择去黄石,去年12月28日出发,今年1月4日入职,大学学的专业是农学,就选择了湖北博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在湖北援藏工作队组织下,累计有38名西藏大学生来到黄石,根据所学专业、企业需求,分配到劲牌、东贝、博大生物等当地知名企业。黄石市援藏工作队领队、曲松县委常务副书记陈罡说,工作队在黄石设立常驻机构,协调好单身公寓,备好生活日用品,一来即可入住。
白玛曲珍说,工作队每逢双休都组织活动,参观黄石及周边地区新农村,组织法律法规培训,进行心理疏导等,这几个月工作很顺心,生活很安心。
和白玛曲珍一起入职博大生物的5名大学生,经过入职培训、岗位历练后,2人派往东北开拓市场。白玛曲珍则被派回曲松县,负责高原生态修复项目,在海拔4400米的高山试种牧草。
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山南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李修武说,黄石是工矿城市,外来人口多,包容性强,所以将组团式就业首站放在黄石,效果不错。这一就业模式会推广到宜昌、襄阳等城市。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黄石市职工文艺汇演中,20名在黄石就业的藏族大学生表演了精彩舞蹈。表演结束后,他们走下舞台,为现场观众献上洁白的哈达,将活动推向高潮。两名来自山南市浪卡子县、就读于湖北理工学院的藏族大学生,多方联系上黄石市援藏工作队,要求留在黄石就业,现已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
他们为何愿意走下高原
受独特的气候、人文以及家庭观念等因素影响,西藏大学生到内地就业,尤其是到内地企业上班的意愿并不强。
过去,西藏大学生就业主渠道是考公务员,以及护草、环保等公益性岗位。但随着政府机构编制精减,公益岗位日渐饱和,且发展空间有限,就业路径越来越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随着教育水平提升,西藏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今年西藏大学毕业生3.6万人,其中山南市3800人。
李修武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财政包袱越来越重,西藏高质量发展亟需的管理、经营、技术人才又十分短缺,这种结构性矛盾逼迫就业援藏另找新路。
到内地就业,并非没有先例,但效果不佳。不少内地省份拿出十分诱人的“事业编制”岗位,吸引藏族大学生,但由于这些岗位分散于各地,藏族学生孤零零一人呆在一个城市,时间一长,难免孤独。
西藏大学生为何不愿走下高原?分析原因,害怕孤独,畏惧内地激烈竞争,对工资、住房、人际交往等方面也存有担心。
找到了症结,湖北援藏工作队“照方抓药”,山南籍高校毕业生组团式市场化区外就业政策很快出台,增设区外就业资金1500万元,出台生活、住房、交通、安家等奖励措施,给予求职补贴、企业吸纳就业、社会保险、创业扶持、租房购房等10余项补贴。
为让西藏籍大学生安心工作,黄石市企业孵化中心“磁湖汇众创空间”开辟400平方米的西藏籍大学生就业基地,作为文化交流和学习场所,至今已举办10余场活动。未来,来黄石就业的大学生将突破百名,到湖北上班将成为西藏大学生就业新方向。
省内不少地方和企业跃跃欲试
山南籍高校毕业生组团式赴黄石就业的成功经验,让省内不少地方、企业跃跃欲试。
8月,湖北省人社厅携100多个岗位赴山南,其中不乏像东风公司、中交二航局这样大名鼎鼎的央企。襄阳高新区推荐优质企业岗位,首批20名琼结藏族大学生将赴襄阳就业。
西藏宏农公司也组织招收了一批西藏籍员工,包括不少大学生,赴武汉宏农跟班实习培训,一俟时机成熟,便可返回西藏上岗。
组织藏族大学生到内地上班,是否影响西藏企事业单位招工用人?李修武说,这些学生到内地现代企业锻炼,学习管理经验、专业技能,估计5年期满后一些学生会回到西藏,这些优秀的人才既是民族团结的使者,也是招商引资的大使,更是西藏未来发展的希望。陈罡说,组团式到内地就业,能解决藏族大学生成长路径问题,这是一个开放、流动的双向选择过程。
留,就要成为业务骨干,融入民族大家庭。回,到西藏后能独当一面,成为雪域高原不可或缺的人才!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