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8月10日从省政府国资委获悉,我省制定的“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湖北国资国企“十四五”时期总体发展的“644”战略——聚焦六大任务、优化四大布局结构、实现四大转变。
聚焦六大任务,包括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数字化转型、实施人才强企、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资监管、加强国企党建六个方面。
优化四大布局结构,包括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企业结构、调整资产结构四个方面。
实现四大转变,包括实现从一般企业向一流企业转变、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实现从四面发力向聚集主责主业转变、实现从行政化经营向市场化运营转变四个方面。
省政府国资委表示,聚焦六大任务是总体战略的方向把控和动力源泉,优化四大布局结构是总体战略的主要内容,实现四大转变是总体战略的整体目标。全省国资国企将抢抓“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湖北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 五年上缴税费超1100亿元
湖北经济发展有韧劲,国企是重要“牵引力”。
“十三五”期间,我省国资国企规模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20年底,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超过6.4万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2.2倍;累计上缴税费达1158.19亿元。
在转型升级方面,全省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集聚,围绕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开展投资布局。“十三五”期间,省出资企业累计完成重大项目投资745个,投资总额3188亿元,汉十高铁、天河机场三期建成投入使用,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工程开工建设。
在市场化改革方面,截至2020年底,全省3926户国有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1899户,混改比例48.37%,其中省出资企业混改比例达67.2%。另外,我省通过清算注销、整体划转、依法破产、挂牌转让等方式清理“僵尸企业”,共退出“空壳企业”302户,提升了国企运行质效。
在央企合作方面,2016年至2020年,全省与央企共签订项目合作协议760个,投资总额超2.4万亿元,开工项目663个。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和我省共同召开“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34家中央企业与湖北签约72个项目,投资总额3277.25亿元。
● 共建产业创新联盟
湖北国资国企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找准抓手、实现高质量发展?《规划》指明了六大任务——
强化创新驱动。我省将创新作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使命,推动国企之间共建科技创新联盟或产业创新联盟,打造集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养、项目合作为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我省国资国企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数字产业化为基础,以产业数字化为重点,以管理数字化为支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实施人才强企,着力培养建强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深化国企改革,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重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打造股权多元、机制灵活、治理现代、竞争力强的国有企业。
优化国资监管,按照以管资本为主的要求,围绕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提高效益,坚持监管与授权相结合、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切实提高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国企党建,将党建优势内化为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凝聚力。
● 从“一般”迈向“一流”
根据“644”战略,我省国资国企业要实现怎样的目标?
《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全省国资国企实现“四个转变”,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功能科学、协同发展的全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基本形成,全省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
实现从一般企业向一流企业转变,到“十四五”末,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万亿元,年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利润总额达到500亿元。
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国有企业创新投入逐年加大,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共性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显著提升。
实现从四面发力向聚集主责主业转变,积极落实双循环、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和我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带动一批重点产业。
实现从行政化经营向市场化运营转变,全部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任务,促进湖北武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成功破题并纵深推进。
按照《规划》要求,全省国资国企将推动构建“深耕湖北、融入双循环”的国有经济空间布局;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国有经济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高端集聚;加快国企战略性重组,实施专业化整合,开展市场化并购,推动形成规模适度、主业清晰、错位发展、相互协同的企业结构;综合运用提升优质资产价值、处置低效无效资产、降低资产负债等手段,提高国企资产质量,增加国企发展活力。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