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内政治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继续保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直接管辖湘鄂赣三省和河南部分地区,尚有10多万国民革命军。面对东南以蒋介石为主的新军阀及北面张作霖奉系军阀的进攻,武汉国民政府和中共中央开展了一场“东征”“北伐”的争论。1927年4月18日,由于共产国际的赞同和陈独秀坚持北伐讨奉的主张,国共两党联席会议决定先行北伐。19日,武汉国民政府举行第二次北伐誓师大会,境内所属国民革命军主力向河南进发。
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讨奉和中共五大闭幕后,武汉国民政府所辖地区的危机日趋严重,中国共产党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由于国民革命军主力挺进河南,武汉后防顿显空虚。蒋介石此时乘机加紧了对鄂西、川、桂、黔等军阀的拉拢和支持。驻鄂西、川东的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夏斗寅和第二十军军长杨森等反动军官蠢蠢欲动,伺机待发。5月4日,杨森令其部沿四川万县东下,直取宜昌。13日,夏斗寅积极响应,令全师撤离宜昌直逼武汉。14日晚,夏部窜到嘉鱼,杀害武汉国民政府派去劝说夏斗寅的同学任剑若,捣毁嘉鱼县党部、县总工会、县农协等革命组织,改组嘉鱼县政府,在嘉鱼城乡大肆逮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6日,夏部向武汉窥逼。17日,发出声讨武汉国民政府的通电,宣布与共产党决裂。
夏斗寅叛变革命和突然袭击,引起武汉地区及其周边局势的严重混乱。5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关于夏斗寅叛变告民众书》《告夏斗寅部下兵士书》,及时揭露夏斗寅的反动阴谋,号召工农群众同夏斗寅等反革命派奋战到底。同日,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吴玉章和董必武分别主持召
开在汉群众团体各界代表会议和湖北省市两党部执、监委联席会议,成立“临时各界联合会”,通过了声讨夏斗寅、敦促武汉国民政府采取果断措施领导反夏斗争等决议。在中共和国民党左派的主张支持下,国民政府作出平叛决定,以叶挺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以及由中央军校学生新编的中央独立师为平叛部队,扼守武昌,将夏斗寅叛军击溃,并跟踪追击至鄂南咸宁一线。此时因汪精卫强令叶挺停止追击,使叛军得以流窜鄂东南数县,同各地土豪劣绅狼狈为奸,与蒋介石互通声气,大肆破坏和摧残革命力量。
对于夏斗寅叛军在嘉鱼的反动暴行,中共崇阳县组织从上级通报中已有获悉,并作了应对预案。为保存实力,县城的县委机关、县农协、县总工会、县妇联等团体和农民自卫军转移到乡村。5月20日,叛军在蒲圻被叶挺的平叛军队击溃后又窜至崇阳。叛军进城时,竟向百姓头上开枪,见着留头发的男人就抓,见着剪发的妇女也抓,先是向商民勒索钱财,到城郊农村强征田赋;接着将国民党崇阳县党部、中共崇阳县委、县农协、县总工会、县妇联等机关团体办公驻地捣毁一空,烧掳党员的房屋财产,屠杀未来得及转移的党部和团体负责人及革命群众。
夏匪叛乱期间,崇阳县党部的一些国民党员逃离,土豪劣绅也乘机反攻倒算。崇阳军民在中共崇阳县委的领导下,对其进行了坚决的斗争。5月上旬,当上了蒋介石铲共委员会武汉分会委员的大沙坪恶霸魏石峰,认为报复时机已到,收集土枪30余支、快枪14支、盒子炮1门,聚众60余人,指使其兄魏祥志时常下山,烧掳党员的房屋财产,屠杀党部及各团体负责人。为了阻止叛军的袭扰破坏,防止地方反动派的猖狂反扑,中共崇阳县委一面将县保卫总团和沙坪保卫团合并,组建成崇阳县农民自卫军;一面派雷子权、罗雪澄等人赴武汉,向省农协和省政府请求派兵增援,肃清叛军。6月初,省农协派警卫团一个连的兵力,由车若愚和忻连长带领,开赴崇阳县,分驻在崇阳县城、大沙坪和通城县城3处,协助崇阳农民自卫军镇压反动势力。其时,迫于警卫团的压力,叛军一股东窜通山,一股南窜通城,崇阳秩序暂时恢复,工农革命运动继续向前发展。7月初,不甘失败的魏石峰率众向大沙坪驻军进攻,企图夺取枪支。驻军哨兵发觉,举枪向敌射击。敌知有准备,始行退却。同月4日,魏祥志率众进至距沙坪街五里的上峰岭(现沙坪镇高庄村境内),企图攻击当地驻军。驻军闻讯赶到将敌击退。
此时,由董必武主持的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委任有双重身份的张壮飞(又名张雄)为崇阳县党部主任,恢复重建国民党崇阳县党部。张壮飞抽调16名有经验的同志组成宣传队,分成4组,于每日早9时、晚6时到四城演讲革命的理论及政治情形,唤醒民众。7月14日早9时,各团体职员全体动员,分道扫街,党部及农协一面打扫,一面高唱少年先锋及国民革命歌,革命空气布满全城。
7月15日,汪精卫公开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张壮飞停止了活动。各地土豪劣绅和反动势力在国民党新军阀的扶植下,纷纷组织“清乡会”“铲共团”等反动组织,对共产党人和工农革命群众实行疯狂屠杀。中共崇阳各级组织相继解体,共产党员分散隐蔽而转入地下。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笼罩着崇阳城乡。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但大革命运动对日后的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崇阳广大工农革命群众在支援北伐、驱逐军阀、反对封建、破除迷信、冲击宗法、荡涤恶习、惩办土劣、平定夏逆、抗捐抗税和反对帝国主义等一系列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急风暴雨的大革命斗争,锻炼和武装了崇阳群众,人民群众的革命意识日益觉醒和增强。
(县史志研究中心 饶浩良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