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长江情·红色篇】“信仰的味道”为何甘甜无比

开篇的话: 在五千年的风云变幻中,长江,不断在涤荡着历史的尘埃。长江的洪流传递了中华民族觉醒的先声。五位湖北籍中共“一大”代表与南湖红船一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国共产党人从长江边出发,开辟了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新天地。

长江的浪花涌动着现代中国浩浩荡荡的革命潮流。日出江花红胜火。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点燃的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唤醒工农千百万,齐心干!”“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南昌的枪声宣告了中国人民自己的军队诞生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国工农红军以长江为轴,穿越川藏无人绝境,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长江两岸吹响了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号角。“神兵到来谁敢阻,饮马长江浒。”早在1949年,在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用坚定的意志炮击无视警告擅自闯入长江下游水域前线地区的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军舰,终止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肆意干涉……从嘉兴南湖的最初出发,到“铜锣一响四十八万”血与火的抗争;从千里挺进大别山的逐鹿中原,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百舸争流。长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独立当之无愧的起点,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扬帆起航处!

这是一个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信仰故事:

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正在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本书。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101年前,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场景,展现在故居内。 钱江晚报记者 王湛 摄

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品味信仰之甘、真理之甜,才会为追寻真理、践行信仰吃百般苦、受千般困、担万般难。

1920年农历春节前,陈望道回到分水塘村。5月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稿带至上海,交由陈独秀和李汉俊校阅,8月在上海印刷出版,到1926年5月已刊印17版。

1920年9月印刷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是由共产党人张静泉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下来。中国军网记者 洪文军 摄

分水塘村内有一口水塘,一半流向义乌,一半汇入浦江。小小村落在历史潮流裹挟中奔向大江,革命者高擎信仰旗帜,汇入真理大潮,《共产党宣言》成为共产党人创造信仰故事的起点。

这是2018年2月12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摄的《共产党宣言》现存于世的唯一一页手稿。新华社记者 叶平凡 摄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正是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后,开始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自1920年夏天起,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此后“一直没有动摇过”。

1920年春陈望道在义乌山村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本场景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还原。新华社记者 刘颖 2016年6月22日 摄

许多共产党人是《共产党宣言》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毛泽东说他读《共产党宣言》不下一百遍,朱德临终前仍在交流学习《共产党宣言》新译本心得,邓小平说《共产党宣言》是自己的入门老师。彭湃21岁出国留学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读到《共产党宣言》,认为找到救国良方,从此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被他弃如敝屣。1927年春,绞架下的李大钊目光坦荡:“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1927年至1937年间,在龙华监狱殉难的革命者难以计数,包括彭湃、罗亦农和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柔石、殷夫、冯铿等左联作家。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他们毅然用生命捍卫信仰。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革命者为什么能视死如归?共产党人“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持之以恒笃定信仰,前仆后继践行信仰。

习近平等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时情景。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习近平坚信,马克思主义仍“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是一座令人仰止的人类智慧高峰,宣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为真理而献身,应是每一名中国共产党人一生不变的信仰。

来源:学习强国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