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冰与火”成就好味道 这里的粉条有门道

红薯粉条以其爽滑劲道的口感

和均衡的营养价值

一直是餐桌上一道备受欢迎的美味佳肴

其中

以传统工艺加工出来的农家手工红薯粉条

更令当今追求绿色健康饮食的消费者们

趋之若鹜

那么地道的传统农家手工红薯粉条

是如何加工出来的呢?

近日

记者来到了天城镇菖蒲村一探究竟

走进菖蒲村7组,一间不起眼的民房正升腾起阵阵热气。一打听,原来是该组村民胡红英一家正在趁着低温天气制作手工红薯粉条。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走进了胡红英家的厨房。一进厨房,只见一阵阵白色的雾气扑面而来,雾气蒸腾中,隐约看到了一家人忙碌的场景。

80多岁的老师傅稳坐灶台,将漏瓢中的红薯淀粉团一锤一锤的漏进脚边滚烫的开水中,一缕缕白色的粉团,在接触到开水的一瞬间立刻就成为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粉条。漏粉的高度,锤击的频率,都与粉条的口感息息相关。而这一切全靠老师傅多年积累的经验拿捏,可谓是整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其他成员分工明确,或架柴烧火,或捞粉、和面。不一会功夫,一大盆红薯淀粉团就成为了满满一筐透亮的粉条。



紧接着,女主人迅速将还冒着热气的粉条浸入刺骨的冰水中捋顺并快速捞起,挂到屋外一排排的竹架子上。只见竹架子上的粉条粗细均匀,色泽饱满,令人垂涎欲滴。



据介绍,红薯粉条在通过低温冷冻后,粉条之间易于分散,不容易发生并条现象,并且能增加弹性,也能让粉条更加耐煮口感更佳,加之赶上晴好天气,晒干制作出的粉条味道、口感更好。





由于制作出来的粉条口感劲道价格实惠,胡红英一家已经成为了菖蒲村里小有名气的粉条专户,每年岁末,就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一根根粉条已经成为她家重要的经济来源。销路好的情况下,一家人齐心协力制作的1000余斤手工粉条,能为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万余元的收入。



天城镇菖蒲村七组  胡红英:我们制作出来的粉条又细又长又干净,大部分都是熟人吃了之后又来买,有时候也拿一点出去卖,一年能卖一千多斤,一斤卖十多元钱,年底制作、卖粉条有一万多元钱的收入。


全媒体记者:张敬 邹兰

实习生:陈天阳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