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美文】李专:一座林场的高度

作者:李专

“桂花林场办得好。全国要有一万个桂花林场就好了。

——胡耀邦”

我这里说的高度,不是这座林场的海拔高度。

崇阳县桂花林场,地处幕阜山支脉大药姑山余脉。又是支脉,又是余脉,显然不会有多大的海拔高度。它的海拔最高点在分场江泉林场东泉岭主峰,海拔750米,主林区黄家岭、红石岩都没有这个高度。这样的海拔高度,当然是毫不起眼的高度。

但是,桂花林场的确达到了令人景仰的高度。

1

1984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桂花林场。总书记说:桂花林场办得好,全国要有一万个桂花林场就好了。

那次总书记的鄂南视察,先到了通山的九宫山,再就是到了崇阳的桂花林场。咸宁地区当时有7个县,到过4个县,都召开了座谈会,但省委、地委只挑了这样的两个地方给总书记看,当然,两级组织都认为这两个地方是最好的。

耀邦同志是个豪情满怀的人,见到桂花林场他说出了“要是全国有一万个桂花林场就好了。”当时全国这样的林场估计不到100个,因为后来桂花林场被授予全国“100佳”甚至是“十强”林场的称号,如果每个地市有一个也只有280多个,每个县有一个也只有2000多个。这位大国领袖说出一万个的数字时,他脑海中出现的一定是华北、西北浩瀚的沙漠以及广袤的黄土高坡。

桂花林场是一个奇迹。桂花林场并不是天然林场,而是人工造林林场,是崇阳人民20年坚持不懈营造的人工林场,在全国范围来看都是杰出典范。如果不断地在时间和空间上延展,全国营造出一万个桂花林场,没有什么不可能。如果神州大地上真有一万个桂花林场,试想,那是怎么的一个神州大地,那是怎样的一个鸟语花香的乐园!

一万个农场,产品会过剩,一万个林场,不会有任何过剩,只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福祉。除了福祉,还是福祉。

34年后的2018年立春日,我和一帮驴友徙步桂花林场,参观了耀帮同志活动过的房间,强烈的感受是:真简陋。但是,崇阳人民给耀邦到过的那个房间予以铭牌纪念。铭牌纪念还有另一个房间,与耀邦活动过的房间相邻的还有另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胡启立到过的房间。198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启视察桂花林场。今称为冯家岭宾馆的那一栋简陋的小平房,一共只有两个小套间,都已铭刻。

著名作家徐刚,关注中国的森林生态几十年,专门著作有《长江传》《中国大森林》等多种,是中国生态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中《中国大森林》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1999年第6期《人民文学》发表了徐刚纪实文学《长江传》选章。选章里有一段关于桂花林场的文字:“湖北崇阳桂花泉镇地处方山与横山这之间,有15个村,12300多人口。居住在方山的有5个村6000多人,山上森林覆盖率达80%。横山是荒山,森林覆盖率不足60%。1991年5月21日至23日,桂花泉镇降雨量达400毫米,山洪奔腾而下,冲毁横山下10个村101间房屋、3600亩稻田、4公里机耕道,方山脚下5个村安逸如旧,炊烟袅袅。森林对于人类的关爱真是无微不至的,崇阳至赵李桥公路从方山和横山间穿过,靠近横山一侧被冲毁4公里多,而靠近方山一侧的却完好如初。”

崇阳本土诗人丁光辉也在他的诗歌《桂花林场:互动的感恩》里写道:“好像大自然也知道古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片森林关爱人类,竟如此的淋漓尽致!”

2

桂花林场一直是个热闹的地方,经常有领导来视察,还有更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考察。自1978年以来,先后有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和日本、法国、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林业专家及国内100多个考察团来参观考察。

1986年,应该是桂花林场最热闹的一年。

1月29日国家林业部发文将桂花林场确定为全国四个示范林场之一(同年3月最终确定为三个示范林场之一,减掉了另外一个),当时全国共有3900多个国营林场。

那年春天,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任重视察桂花林场。

那年夏天,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林业部部长雍文涛,副部长罗玉川、刘昆、马玉槐、祝光耀、刘文运等先后视察桂花林场。我不知道当时的林业部有几位部长,6位部长密集到来,简直是来这里开部长办公会的节奏。他们分明是要认真地仔细地解剖桂花林场这只罕见的“麻雀”。

那天秋天,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启立视察桂花林场。

这年的11月1日至15日,林业部、中国林科院、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主持的“全国用材林基地立地分类、评价及适地适树研究”工作会议在桂花林场召开,来自全国20多省林业科研、林业勘察设计、林业院校共200多人参加会议。一个会议来了200多人,并且开了半个月,也是十分的罕见。

这一年,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为桂花林场编制10年(1987—1996)《经营方案》,从6月到11月,林业部专家和咸宁地区林校师生共70多人,为这个方案工作了整整半年。

6月,桂花林场职工医院建成。

8月,桂花林场子弟学校建成。

9月,学校职工家属开办的第一家小商店开业。

11月,林场引进西德汉堡点特公司生产的木材指榫拼接机。这台设备价值60万元,那一年林场职工的月平工资刚由原来的60元调到100元,60万元相当于500名工人一年的工资总额。当年,桂花林场在册正式工人只有224名,也就是说60万元要给全场工人发两年的工资。当时该设备在中国南方仅1台(套),主要解决林区短材、小径材的加工问题,提高木材利用率。有了这台设备,木材拼接加工厂如虎添翼。几年后,这个厂被称为“林业部桂花示范林场木材拼接加工厂”,很大程度上因为有这台设备。

1986年的热闹是全方位的。

1月16日,熊登赞任桂花林场场长。8月26日,王金渠任桂花林场党委书记、场长。这时,熊登赞改任副场长,不是熊登赞降职了,而是桂花林场升格了。8月20日,县政府文件通知,桂花林场由副局级全民事业单位升格为正局级全民事业单位。熊登赞后来接任王金渠当了4年的书记和场长。王金渠后来当了崇阳县县长和县委书记,熊登赞当了崇阳县副县长和县长。后来,这两个人都当到了咸宁市政协副主席的职务。这是桂花林场出过的众多的人才中的两位政治人才。

显然,这一年的热闹,与前两年总书记的来访大有关系。

3

说桂花林场,必须说到龚振海。

龚振海是出生于崇阳县港口乡的一个老革命,1946年就参加了革命工作。1965年5月任桂花林场场长,后来也任过书记,他在任共18年。最初,龚振海带领60多名建设者,来到这个不毛之地,创建林场。说是不毛之地,其实比不毛之地更糟糕,因为是一片焦炭之地,有着被烧毁的油茶场的满目疮痍。桂花林场是在烧毁的桂花油茶场过火场上原地复建。

植树没有苗,身背竹篓,步行130里到湖南的大山里采集树种。1966年春节刚过,龚振海带领大家破冰捣雪,辟山整地,在南山窝栽了1500亩楠竹。这年夏秋连续大旱,新栽的楠竹放蔫。“宁流千滴汗,决不旱死一棵竹”。每人一付铁肩一支扁担,不顾烈日暴晒和山路崎岖,日日夜夜,满担满担地挑水上山,一棵一棵地浇,奋战一个多月,挑水4万多担。这4万担水都是由记工员一担担记录下来,没有一点水分。当然,有了这4万担水,也就换来1500亩楠竹的青翠欲滴。第一年栽下的3000亩杉木,还是有上千亩没有成活。龚振海还带领技术人员攻关,艰苦探索,摸清了“山脊植松坡地杉,山窝栽竹顶呱呱,石灰岩层栽川柏,沟底油桐丘陵茶”的植树造林规律。龚振海任职的18年,是桂花林场艰苦创业的18年。18年时间,人工造林6万亩,活立木蓄积27万立方米,实现森林价值为投资的6.7倍。人们给他这一生的评价是:惜树如命,爱场如家。

到2006年,桂花林场经营面积达15万亩,活立木蓄积达50万立方米,楠竹达260万根,森林覆盖率85%。职工1000多人。到现在,最终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5.5%。

龚振海有那样的工作作风,并不是孤立现象,大家都是实打实硬碰硬,没有半点的“秀”。1965年5月,也就桂花林场建立之初,省林业厅厅长杨致远、孝感地区林业局局长上官明贤,沿桂花黄土塝到双港再到泉湖,步行一星期之久,调查勘察确定杉木基地。龚振海也陪同了那次步行。

一个有高度的林场,它的技术必须先进。向臻峰,湖北黄梅县人,大学毕业分配到桂花林场工作,历任总场生产技术股股长、总场副场长,长期从事林学研究,发表论文40多篇,有6项科技成果获得省政府、林业部“科技进步奖”,被人事部、科技部授予“杰出科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向臻峰以崇阳县桂花林场副场长的身份,受聘为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兼职教授。龚尧夫,崇阳石城人,华中农业大学毕业,曾任林场管理局副局长,负责林场科技和项目开发工作,也成为华中农业大学兼职教授。桂花林场坐落于桂花泉镇境内,但是,林场领导班子和技术人员中,邻镇的石城人却很多,这倒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4

前面我说过,林场越大越好,林场越多越好,但是,林场也有软肋,这个唯一的软肋就是森林火灾。

桂花林场的前身是个油茶场。1958年1月建立,由孝感专署农林局副局长曹慎纲任场长。场部位于湘鄂两省临湘、蒲圻、崇阳三县交界的黄土塝。那时方圆百十余里荒山连着荒山,秃岭连着秃岭。这个在荒山上建立的油茶场,是一个办得很好的国营油茶场,到它被撤销的1964年,还参加了全国油茶科研协作会议。

1962年2月20日,蒲圻县发了一场大山火,山火延烧入境,烧毁国营桂花油茶林3000余亩,烧毁成林油茶48万株。1963年3月3日,蒲圻县观音口又发生山火,烧入崇阳桂花境内,将桂花油茶场15000亩油茶林化为灰烬。两次大火,创深痛巨。但是,油茶烧得死,人心烧不死,油茶不利,改植用材林,就是不能让荒山荒着。1964年8月,崇阳县委决定,将桂花油茶场改建为崇阳县国营桂花林场。建林场,与火灾作斗争是永恒的话题。到2008年,桂花林场共发生火灾27起,火警90起,烧毁山林14482.4亩,损失木材32296.7立方。林场人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场火灾发生于1969年4月13日,那场火灾烧毁2500亩杉木、油茶和楠竹,最令人痛心的是英勇扑火的王章元、苏双春、郭仁敏不幸遇难。这次火灾是桂花林场人心中永远的痛,烈士用生命的代价昭示,防火是林场天大的事情。

一个有高度的林场,它的防火技术也必须先进。建场前,每至秋末春初之时,除夕、元霄、清明节之夜,所在山山岭岭,往往是“火龙遍地滚,十年九被焚”。建场后,林造到哪里,防火线就修到那里,阻隔外来火源。1978年后,成立专职防火队、灭火突击队。1996年,桂花林场开始引种木荷,进行生物防火林带的营造试验。木荷具有生长快,耐火性强的特点,在全场开设防火线的地段分阶段营造木荷防火林带。几年时间,桂花林场育木荷苗50多亩,产苗200万株,营造木荷防火线120多公里,逐渐形成了自然阻碍带与生物防火林带立体阻隔网络,有效地增强了森林防火的综合实力,生物防火林带的营造取得成功。到2006年,种植既能防火又能绿化的木荷树5000亩,使防火线中木荷栽植面积占80%。每年,桂花林场都会对累积建成的6000亩800公里防火线进行修复。

5

回首来路,荆棘遍地,鲜花满园。

1992年,桂花林场被评为全国国营林场先进单位。1993年,全国国营林场100佳单位。1996年,全国国有林场“先进单位”。1997年,全国国有林场十大标兵单位。1999年,被林业部授予“十强国有林场”。

2003年,桂花林场进入“二次创业”的历史时期。坚持“以林为主,合理开发,综合经营”的方针,建设“生态型、富裕型、文明型”和谐小康林场。2005年,被批准建立省级森林公园。2014年,获批设立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的建设,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引,是顺应时代的呼唤,是应现代生活方式之运而生。

桂花林场是个动植物王国,有很浓的神秘色彩,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陈舜礼,1986年和1987年,两度来桂花林场考察森林植被,1996年编写完成《湖北省桂花林场常见经济植物名录》,记录维管束植物总计126科600余种(变种、亚种、栽培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31种,种子植物110科近600种。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银杏、红豆杉、香榧等共5个植被类型17群系(群落)。还有锦鸡、豹猫等鸟类、兽类、两栖动物120多种。公园内历史景观有仙人洞,又名红军洞,崇阳县第一个县苏维埃旧址。自然景观有“马子井”“五马盘槽”“跑马台”“桂花泉”“胭脂坳”等等。

一项事业的坚持,一定有文化的伴生,而文化又以她的灿烂光辉照耀着人心。

诞生于桂花林场的林业谚语不计其数。“林中走,好种不到手;林边转,好种处处见。”“三年不见林,五年不见人。”“山青青,黄土变成金;山光光,良田也遭殃。”“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山上光了头,泥沙到处流。”“山上树成林,山下泉水清。”我最欣赏的一句谚语是“人要文化,地要绿化。”

荒山的绿化,必定产生绿化文化。

桂花林场诞生了很多文学作品。名人作品除了徐刚《长江传》中的段落,曾经的湖北省委书记、中顾委委员赵辛初也留下诗作《桂花林场》:“黄家岭上钻云雾,红石岩中留扉痕。修竹婆娑迎领袖,茂林挺立答平民。”

1995年8月,崇阳县诗词楹联学会到桂花林场采风创作,绿色的海洋令诗人们诗情勃发,当场吟诗作词逾百首。他们集体创作了一篇《桂花林场纪胜》,是其中的代表作:“竹林楚楚,千沟万壑碧波涌,松阵森森,东岭西坡墨浪翻。林径幽幽逶迤,莫知尽处,泉流涓涓,蜿蜒难觅源头。”“凤尾龙吟,只见莽苍苍一片,上能遮天日,下不见泥土,朗朗晴日,常有雨滴冉冉,阴霾不见风来。”“袅袅薄雾,蹊径顿迷,唧唧啾啾,近似飞蝗屯兵,昏鸦噪树,晨鸟啼林,林海一憩,万念俱寂……”“花香草香木香藤香氤氲触鼻;鸟声虫声水声风声和谐入耳。”“果令人乐而忘忧,乐而忘年,乐而忘返,乐而忘我,直欲乘风而羽化也!”这是一篇诗人们的得意之作,也是一篇让林场人津津乐道之作。

自从耀邦去了桂花林场,桂花林场就一直是我心中的向往。春日来朝,是圆梦之旅。

当我心满意足地下山时,看到一条崭新的柏油公路醒目地翻过对面的山梁,我问:“那条路是到什么地方去?”

吴梅芳和刘运动异口同声回答:“到郑秀英的故乡。”

我顿时浑身一颤。郑秀英是近代汉族长篇叙事诗《双合莲》的主人公。这时,我想到了《双合莲》和《钟九闹漕》这两部具有千古不朽价值的汉族叙事长诗作者陈瑞兆,他是中国最有文才的铁匠。

我还会再来,再来去看郑秀英和胡三保的故居。我还会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中国最有文才的铁匠》。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