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搬进直播间 两个半小时“带货”超两亿元

6月6日上午9时,一场别开生面的科研成果推介活动在湖北技术交易所举行,央视频、抖音、淘宝等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观看人数节节攀升,2.5小时的直播吸引了94万余人次在线观看。

这场由省科技厅主办的“联百校、转千果”科惠行动2020高校科技成果云推介武汉工程大学专场活动上,省科技厅厅长王炜、武汉工程大学校长王存文齐齐亮相现场“带货”,主推的8项重点科研成果,吸引252人(企业)争相下单,意向成交额达到2.13亿元。

直播现场,省科技厅厅长王炜(左二)、武汉工程大学校长王存文(右二)介绍科技成果。

变废为宝

“绿色”成果意向成交4000万元

化工与材料,是武汉工程大学两大“王牌”。此次重点推介的8项科研成果,涉及绿色化工、新材料、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是学校近几年科研成果的代表性项目。

餐厨垃圾污染环境,也是最难处理的一类垃圾,能变废为宝吗?武汉工程大学校长王存文教授科研团队给出了肯定答案,他们利用养殖昆虫黑水虻,吃掉餐厨垃圾、粪便等的固体废弃物后,产生出蛋白质、脂肪、抗菌肽等产品。特别是抗菌肽,可作为生产宠物饲料、高端化妆品的原料。王存文介绍,一个三口之家平均每天产3斤餐厨垃圾,一年就是1000多斤,利用黑水虻处理后,可得到接近300斤昆虫蛋白。

绿色循环化工经济,是这项科研成果的最大“卖点”,直播现场吸引35人竞标,最高意向成交额4000万元,目前,这项技术已进入工程化应用阶段。

争相抢单

一项成果68人认领

“传统焊接工艺产生的废气、废渣和弧光会对焊接工人的身体造成较大危害。”直播主持人、武汉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院长刘治田说,该校魏巍博士团队研发的“智能焊接机器人技术”,能够代替传统焊接工人,进行焊接工作,还能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在复杂异形曲面的高精度焊接,该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长期支持,获得湖北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支持。“这个项目很有前景,抢先拍下,先付定金。”活动现场,68人认领该项技术,成为本场直播最火爆的单品。

工业厂房降温方式以风扇为主,老式风扇易发热,噪音大,寿命短,易损坏;如采用空调降温,成本高、耗电大,不合算。武汉工程大学于宝成博士团队开发的“智能通风工业大风扇成套技术”,通过反复的设计、优化和实验,终于研发出了新型智能工业大风扇。这种风扇最大型号的直径达到7.4米,风力可达四级自然风,一台风扇覆盖面积可达1000平方米以上,而功率仅有1.5KW,每天成本不到30块钱,比空调划算得多。“实用、智能、安全、成本低。”该项目吸引51人竞标,最高意向成交额1700万元。

打破垄断

新材料可防治多种细菌病毒

“膜技术,一直是我们国家的短板之一,大多数产品依赖进口。”刘治田介绍,该校徐慢教授团队研发的“碳化硅陶瓷膜分离技术”,可应用在污水处理、水质净化等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项目还荣获201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的现场竞标人数达27人,最高意向成交额2400万元。

直播的压轴项目是该校姜兴茂教授团队研发的“微波辅助气溶胶制备超细金属粉体”,这项技术制备的新材料纳米银,是一种能长效持久地杀菌抗病毒的材料,对艾滋病、SARS、禽流感等650多种细菌病毒都有很好的杀菌和防治效果。

“这既是适应疫情常态防控形势、线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尝试,也是展示‘湖北智慧’、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举措。”湖北省科技厅厅长王炜说,武汉工程大学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和化工行业发展,在磷资源高效利用、化工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以成果转化带动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形成了深度产学研合作的新格局,为湖北相关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文俊 通讯员 陈欣)

责任编辑:马明玉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