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患 兴百业|乡村振兴,崇阳这么干

漫山遍野的野樱花 
崇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雷竹小镇 
崇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关山水库 
崇阳县水利局供图



从以往年年雨季洪涝为患到如今涨水不见灾,从以往处处贫困村到如今争相打造精品示范村,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正以“一路小跑”的姿态,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崇阳县的乡村振兴之路吸引了越多越多的关注……



饱受水患 损失惨重

“大水来得特别快,洪水倾泻,像瀑布一样,不到三四个小时,水位就淹没至成年人的脖子处。”回想起近年来较为严重的两次洪水暴发的情形,码头村前任村党支部书记詹毅明仍心有余悸。

记者走访时了解到,码头村所在的崇阳县地理位置特殊,处于湖北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降雨多集中在5—7月,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690mm,多年来饱受水患困扰,几乎年年都有洪水暴发,其中最为严重的两次大洪水分别发生在2011年6月10日和2015年6月2日,被当地村民称为“6·10”大水、“6·2”大水。

据詹毅明回忆,“6·10”大水发生前,虽然提前收到了预警,村里做足了防范措施,但洪水来得又急又猛,数百亩良田以及村民家里的家电、家具等物品均被洪水吞噬,经济损失惨重,不过好在疏散及时,未有人员伤亡。

“我当时在外地务工,早晨起来看到我闺女和她的同学们被围困在学校2楼的画面出现在电视新闻里,才了解到当时的情况有多危急。”码头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吴焕军告诉记者,当时码头村小学全部被淹没,学生们被困多时,全靠救援部队通过冲锋舟送水、送粮得以坚持到洪水退去。

等到“6·2”大水暴发时,尽管提前做了相应的防御准备,但这次大水属于山洪暴发,比以往的洪水来得更为猛烈,除码头村外,整个县都受到了山洪的波及,全县经济损失过亿元,更造成了5人死亡,2人失踪。“山洪的威力更为巨大,来得太快,我们根本来不及转移。”吴焕军无奈地表示。

大水无情,面对来自大自然的伤害,水患始终是崇阳县老百姓心头的一道伤。



治理水患 兴修水利

几十年来,崇阳县内的大大小小村落都反复经历着被洪水摧毁、重建、再摧毁、再重建的循环,尽管一直都在兴修水利,但仍无法彻底摆脱洪水的侵袭。

“6·2”大水后,时任崇阳县县长、现任崇阳县委书记杭莺主持制定了“九河九港”的水利建设方案。

崇阳县四面环山,峰峦叠嶂,地处大幕山、大湖山、大药姑山之间,属低山丘陵区。崇阳县境内大小河流达50条以上,呈树枝状分布全境,均属山溪性,除路口镇金沙板坑小溪向北流入赤壁境内之外,其余均汇流隽水,注入长江。隽水干流自崇阳西南隅天子窝入境,经壶头峡流入赤壁,境内全长约67公里,流域面积1961平方公里。

原崇阳县水利局防洪办主任胡焕文介绍,自两次较为严重的洪水灾害后,崇阳县以“九河九港”综合治理为重点,实施了河道整治、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灌区改造等46个项目;以中小河港为重点,“以奖代补”实施全河道清淤疏浚治理工程;以沟渠、塘堰维修管护为重点,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记者在崇阳县内一处河堤上,看到堤岸被一种网状物牢牢地拢住,崇阳县水利局工程师胡伟指着脚下的网状物说:“这叫格宾笼,是我们用于加固堤岸的一种特殊材料,具有很强的抵御自然破坏及耐腐蚀和抗恶劣气候影响的能力,可以承受大范围的变形而不坍塌,特别结实。”

据胡伟介绍,格宾笼石头缝隙间的淤泥有利于植物生产,可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让河岸边的绿地、树林之间形成水面、绿地网络,增强岸边动植物栖息地的连续性,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亦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兴修水利,并非一蹴而就。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特别是占用农田的问题。“这毕竟涉及到了村民的个人利益,少数村民不理解也不支持。”胡焕文告诉记者,他们只能请求乡镇政府出面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只有河堤加固,水道畅通,农田才有保障,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此外,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对迁居的村民进行了一定的经济补偿。经过10余年的后期扶持,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胡焕文从崇阳县水利局退休后,并没有停下他为崇阳县水利工程奉献的脚步。他利用闲暇时间开始编撰该县的《水利志》,记者在他的手札中看到这样一段话:“目前,全县110座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成,经整理的中小河流,河道顺畅,堤防雄伟壮观;青山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段,渠水悠悠;经改造的平畈,一派田园风光,美不胜收;农村饮水,水质多优良,直达家门;库区扶持,水通、电通、路通,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有的安置点还被建设成美丽乡村……把这一幕幕简略地记下来,让人久久回味……”

这既是崇阳县大兴水利工程后整个县域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当地百姓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



建设乡村 产业先行

实施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兴旺,然而广大农村仍旧处于国家创新产业的“末梢”。崇阳县如何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崇阳县副县长杜兵难掩兴奋,与记者分享了崇阳县乡村振兴的诀窍,他说:“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而建设美丽乡村,须产业先行。没有产业的乡村,就是一个空壳村。”

据了解,崇阳县共有187个村,预计今年将完成22个示范村的打造。

为了避免“千城一面”的痛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现,崇阳县针对每个村的交通区位优势、自然禀赋,因地制宜地发展重点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打造特色小镇。

崇阳县是有名的“中华雷竹之乡”,自开始种植、发展雷竹产业以来,全县鲜笋产量以及加工能力逐年上升。如今,雷竹渐渐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不仅如此,在崇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雷竹小镇渐渐成型。

据杜兵介绍,目前,崇赵沿线已完成农房立面改造,沿路进行竹制篱笆改造,补栽大量景观苗木。核心区域的季冲水库、水塘等建成垂钓鱼池,种植荷花20余亩。新修16公里8字循环观光旅游公路,并栽种杨梅、猕猴桃等果树品种30余种,确保四季有果采摘。此外,在竹林内将兴建以“移动、智能、生态、人文”为理念的“地球仓酒店”,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提起樱花,世人皆知武汉大学的樱花最美,殊不知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作协副主席、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长熊召政曾指出,武汉大学的樱花最早正是源自崇阳县。崇阳县被誉为“中国野樱花之乡”,县内野樱花种植多达10万亩,亦有“野樱天堂”的美誉。基于此,崇阳县铜钟乡樱花小镇通过连续几年来举办的樱花节,逐渐被大家所熟知。据了解,目前,崇阳县上下正依托一纵一横的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和106国道,努力将幕阜山绿色经济带和106国道现代农业示范带打造成崇阳的城乡融合带、旅游观光带和经济增长带。

类似雷竹小镇、樱花小镇的特色小镇在崇阳还有很多,如柃蜜小镇、茶叶小镇等,无不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而兴起。杜兵表示,在发展崇阳特色产业的过程中,政府尽可能地鼓励贫困户自己经营,村委会负责流转土地,真正受益的仍是村民。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崇阳县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过程中,少不了众多“乡贤”的身影,如带着河田村村民搞发展的华侨邹佳素,以促进崇阳县中药产业发展为己任的返乡创业青年熊银德,扎根乡野、潜心研究绿色农业的高级农艺师王治虎等,他们心系故乡,纷纷为崇阳县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