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场建设初期,抢修铁路。
图片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提供
卫星发射。酒泉航天发射场具备发射载人飞船和多种用途卫星的能力。
图片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提供
东风航天城全景。经过60多年发展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航天城屹立在大漠戈壁。
图片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提供
神舟十号船箭塔组合体从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转运至发射塔架。
图片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提供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组建于1958年10月20日,是中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中心之一,主要承担载人航天发射与应急搜救、卫星发射和各种火箭试验任务。
背景故事
20世纪50年代,面对西方的封锁制裁和战略威胁,党中央毅然做出了发展我国尖端国防科技事业的伟大决策。1958年3月,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弱水河畔开始建设我国第一个导弹武器试验靶场。随着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十万工程兵部队和刚从朝鲜战场回国的志愿军第二十兵团的将士们征尘未洗,转道西行,挺进大漠,拉开了靶场建设序幕。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是戈壁滩的真实写照。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十分困难的保障条件,建设者们战严寒、斗酷暑,顶风冒沙,挖地窝、住干打垒,用沙枣、骆驼刺解渴充饥。两年六个月后,我国第一个导弹武器综合试验靶场奇迹般地在昔日荒凉的戈壁大漠中矗立起来。
亲历者说
王喜乐:抗美援朝回国后参加我国首个导弹武器靶场建设,当时担任火车司机,负责拉运发射场建设所需物资。
建设发射场,首先就要修路。当时戈壁滩啥路都没有,铁路铺起来后才能运输建设物资。1958年4月份,酒泉清水镇铺设铁轨是靶场第一个动工项目。为了抢进度,我们举行了几个大会战。会战的时候,各单位各部队比赛,看哪支部队的修建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又好又省。到1959年3月,铁路通车,大规模建设开始。
那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核心生活区没有一栋楼一间屋,部队全部住帐篷。戈壁风沙大,一刮起风来整个生活区就像黑天一样,甚至连帐篷、洗脸盆什么的也被刮得到处乱飞。战士们晚上回来,先把帐篷找回来,再整理内务后过夜。
大风甚至能让火车翻车。1962年,我开着火车到一个风口,风刮来的沙子很快就把铁轨埋上了。火车压到这个沙上,加之这个风口正好曲线半径大,火车就脱线翻车了。吸取教训后,我们每次经过这个地段,司机就得把头伸到外面看着这个钢轨。每过一趟车,我们这半边脸都木了,被沙子打的。
建设飞机场,即现在的鼎新飞机场,在当时属于亚洲最大的飞机场之一。当时一天我们就得动用24台机车往机场运送沙石水泥。当时最怕刮风,一遇刮风,卸下的水泥就被吹走。
戈壁滩上水贵如油。战士们早上起来,每一个人就发一盆水,是一天的供给。早晨起来洗洗脸,不能把水倒掉;中午施工回来,还得洗脸,这个水也不能倒;直到晚上还需要用这水洗脸洗脚。由于没水洗衣服,每个战士身上的衣服,汗碱都渗出来,白白的。一套军装,用手搓一搓都有声音。由于当地没有井,也没有力量打深水井,水只能靠火车拉。战士们把水看得比油都贵重。
那个年代条件很艰苦,大家却不觉得苦,都很有干劲。我们明白,国家还是得有自己的技术。人家有,你没有,就得挨打,就得牺牲。朝鲜战场上是炮弹,现在比拼导弹,人家有你没有,这不行。那时大家都是以工作为重,以国家的大业为重,我们就是宁肯舍我们的这个小家,去顾这个大家,顾这个国家。
参观提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7年3月28日被原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推选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2018年1月27日,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外开放参观的场所主要有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载人航天发射场、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两弹结合试验旧址、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问天阁和东风自然公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以科研试验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集中展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使观众亲身感受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铿锵步伐。载人航天发射场有气势恢宏的飞船发射塔架和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可以近距离感受我国航天尖端科技的辉煌成就。东方红卫星发射场和两弹结合试验旧址见证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航天事业艰难起步和发展壮大的历程。问天阁是航天员出征太空前生活、工作、训练的地方。东风自然公园里有风暴火箭、飞船逃逸塔等实物,有航天员纪念林,还可以欣赏到胡杨林和弱水流沙等壮观美丽的大漠景色。
团队参观需要提前预约。所有参观人员凭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政审证明,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社会服务部爱国主义教育办公室预约并申领参观审批单,通过审批后就可以免费参观以上公开场所。
这里见证的新中国“第一”
1960年11月5日,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成功发射,是我国国防尖端科技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原子弹结合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卫星技术。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航天器天地往返技术。
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远程打击能力。
1981年9月20日,中国第一次用一枚火箭成功发射一组三颗卫星——“科学实验卫星9号”,标志着我国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序幕。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标志着我国独立自主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出舱作业,完成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我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同时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太空出舱技术。
2011年9月29日,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与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飞船相继进行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独立自主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015年12月17日,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有了重大突破。
2016年9月15日,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短期照料到中期驻留的重大跨越。
四大航天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58年,是我国组建最早的航天发射中心,主要承担近地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航天器发射任务,拥有我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是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第一个航天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极轨卫星等中、低轨道卫星发射任务。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月球探测卫星等中高轨和深空探测航天器发射任务,是我国目前执行发射任务最多的航天发射中心,也是“北斗”卫星、“嫦娥”探测器的唯一“母港”。
文昌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始建于2009年,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航天器发射任务。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05日 07 版)
(责编:李枫、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