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6岁的饶志雄是一名老厨师,虽然仅有小学文化,但是凭着自己的手艺,他还出过国打过“洋工”,不仅送子女读上了大学,而且还让一家人住上了小洋楼,日子是越过越滋润。但是,谁也没想到,多年来饶志雄竟然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闲情逸致:忙时看“菜谱”,闲时写“诗书”。
有心之人做有幸之事
第一眼见到饶志雄老人,只见他面容清瘦,精神矍铄,交谈时和颜悦色,谦逊有礼,恰似一位慈祥的长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饶志雄告诉记者,虽然自己肚子里“墨水”不多,但是从1998年开始,他就开始坚持两个“雅好”,一是练毛笔书法,二是写一些“记事诗”和对联。
“我是个喜欢怀旧的人,之所以平常把一些亲朋戚友重大而有意义的事情及时写下来,留给自己既是纪念,也可以留给自己慢慢回顾和品味……”饶志雄说。
“历年时事记叙篇,往事了然现眼前。件件实事无虚构,项项非假有来源。观见往喜情欢乐,思忆当年意长绵。时事记载为纪念,惭愧献丑哆嗦言。”翻开饶志雄厚厚的记事诗笔记本时,可以看到他写的“序言诗”放在扉页上,下面还附有一幅对联“时事记载无谬言句句呈现有事实,往喜描写有来源字字在目无妄虚”。
1952年10月,饶志雄出生于崇阳县原蔡墩乡江田村13组的一户普遍农户家。据他回忆,由于兄弟众多,家境贫困,他只读完小学后就缀学了。好在继父张海林是个乡村厨师,周近村庄的红白喜事一般都请继父主厨,十几岁开始,他就开始跟着继父学厨艺,四处为乡亲们办“宴席”。
1980年改革开放实行分田到户后,他果断伙同继父一起来到崇阳县石城镇街道上租了一个门店,开办起一家小吃店,早上卖馍馍,中午和晚上搞小吃,没想到生意火爆,特别是他店里的馍馍非常出名,不少乡下人上了街都要拐到他店里顺带几个馍馍回家。顾客多了,饶志雄和继父两人每天自然忙得手忙脚乱,后来,饶志雄不得不把自己妻子甘国荣请到店里来帮忙做服务员。随着名气的越来越大,小吃店也慢慢摇身变成一家小酒楼,没几年功夫,随着家境的不断殷实,饶志雄就在小镇的街道上买了几个店铺,做起了两层楼的小楼房,这在当时来说,他无疑幸运成为改革开放后发家致富的佼佼者。
1994年,不安现状的饶志雄自费“充电”到崇阳宾馆学习烹饪技艺,当时的崇阳宾馆是当地最大的宾馆,也是政府的定点接待机构,宾馆厨艺师傅人才济济,每天的来客众多。饶志雄专心致志,师从汪先祥厨师长,系统地学习了“红案”、“白案”的烹饪技艺,让他大开眼界的是,师傅竟然还教他“雕花”,即在萝卜、冬瓜、土豆、黄瓜、白菜等食材上雕刻花草、动物等图案,然后摆放在做好的佳肴上,让食客们眼前一亮,惊叹不已。
学习近两年后,厨艺大有长进的饶志雄又回到石城镇重操旧业,他的酒楼开始推出了包席和承办喜宴的全新业务,没想到很受市场欢迎。1999年,饶志雄在崇阳县城桃溪花园的别墅区里买下了一幢两层楼的小别墅,并一口气买下了沿街的两个门面。两年后,他在自家的门面里开起了“桃溪花园酒店”。
咏物言志写诗言情
儿女们都先后大学毕业,长大成人,家里也从乡镇搬到了县城,饶志雄一家开始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但是这个时候开始,饶志雄开始尝试写些“记事诗”和对联等来记录时事的变化和生活的变迁。
他在《沐浴新春》中这样写下了自己喜迁新居的感言:“离别故乡进天城,老乡咸欢乐盈盈。幸逢改革废旧制,喜遇开放出樊笼。从事经商可致富,摆脱农田方出贫。向来受尽千般苦,乐尝今天幸福临。”
“写的东西只能算是顺口溜吧,但是它确是我真实的情感记录!”后来,只要一大家人有啥乔迁、升学、祝寿、添丁、结亲等喜事,饶志雄都少不了要或写对联祝贺,或写诗言情。但他看来,一首小诗也好,一幅对联也好,一则“顺口溜”也好,这都是自己美好生活的见证,也是自己怡然自乐的最好方式。
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饶志雄获悉中国交通部驻利比亚设计院正在招聘中国厨师,在内侄甘星球的帮助下,饶志雄顺利应聘成功,以年薪12万元的报酬签下了劳务合同,当年9月,他同众多的中国工人一道乘机到达了利比亚,开始了在非洲打“洋工”的日子。由于语言不通,初出国门的饶志雄才知知识的重要,当天他到达利比亚后就写下了一首《知识重要》的小诗:“惊讶兴奋出国门,翱翔万里抵番城。目不暇接观奇物,悉心尽意品洋风。凡事听闻似聋子,逢人说话如哑巴。万般兴趣苦有乐,方知少书难出行。”当夜,备感一切新鲜的饶志雄兴奋得难以入睡,半夜时分他又写下了一首《更为奇妙》:半夜忽闻鸡啼鸣,还有汪汪犬吠声。世上生灵差别大,人言不通畜语同。
在非洲打工的这段日子,也是饶志雄情牵乡愁的难忘岁月。他白天忙碌着看中国翻译转来的“菜谱”,施展自己的过人厨艺,得到了中外客人的一致“OK!”但是一到晚上,独居异域他乡,思乡之情难免时而滋生。在他的诗作中,利比亚打工日子里涌现的“思乡”之作非常多,他在2008年农历腊月29日晚写的《思乡恋故》,浓郁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岁底离家心甚凄,事业绕身岂能违。依依惜别天伦乐,恋恋不舍家团聚。身飘重洋来外国,心居故乡居番邦。夜入梦境家乡美,不知何日返程归。”
2010年因利比亚发生战乱,但祖国母亲却时刻牵挂着海外游子的安危,8月20日,饶志雄伙同海外华侨幸运乘上了中国政府派出的专机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中国,大爱无疆!回到家乡后,心绪久久不能平静的饶志雄以他的特殊方式,在他的字里行间和诗句对联中讴歌祖国母亲,赞美伟大母爱!
平凡之人唱响不凡
2016年9月,上了年纪饶志雄依然“闲不住”,他不听家人的劝阻,应聘到崇阳县拘留所当炊事员。每天清晨,他骑着自行车总是早早地来到拘留所,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老饶一个人不仅要负责为在拘人员烧饭蒸菜,还要负责管教干部的伙食。但是饶志雄总是轻车熟路,将一切打理得妥妥当当,其烹饪的饭菜更是被称赞为“津津有味”。
“在拘人员也是人,他们的食品安全更是大事!”崇阳县拘留所所长舒旺林说,饶师傅能够每天坚持把好食品安全关,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就餐环境的干净整洁。
闲暇之余,饶志雄坚守着内心的那份淡泊与从容,坚持每天练书法、写毛笔字、写诗、写对联。
“现在所里的条件优越,单独给我一个休息间,没事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要写东西。”在饶志雄的宿舍房内,记者看到,他的案头上摆放着一摞厚厚的废报纸,每天少则写几百字,多则写一二千字,兴致来时就即刻抓住灵感,呤诗作对。这就是饶志雄现在的生活,他坦言,这是自我修养的一个过程,平素他从不打牌、不吸烟、不探亲、不访友,就独爱一个人清静。
在他的记事诗中,从母亲的七十大寿到最后仙逝,从儿女的哺育成长到现在的成家立业,从孙儿的呱呱坠地到早前的高考结束,从自家的数度变迁到亲友戚友的重大喜事,他都少不了“附雅风情”,留下了一篇篇诗作和对联。据他统记,近20年来,他已写下了300多首记事诗,200多幅对联。
“德高望重老母亲,多灾多难太艰辛。苦历风尘一辈子,饱经风霜几十春。致仁致义迎亲友,厚道厚德抚儿孙。深负内疚无能子,何日报尽母亲恩。”这首诗写于1998年农历十月初三,逢母亲七十大寿时饶志雄特意而作,他还撰写了一幅庆寿对联:祝母亲百岁长寿常不老,愿寿星身体无恙永康宁。亲情无价,感天泣地!“参天翠柏郁葱葱,二人树下定终身。天空皓月牵红线,大地山海联缘姻。志同道同携双手,丹心相印结同心。情深义重聚一起,终身灿烂乐融融。”爱情之鉴,朴实无华。“愧无旨酒宴上客,唯有诚恳待佳宾。”友情珍贵,溢于言表。
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饶丽平是崇阳众望高中三年级的老师,作为女儿,父亲的诗作常常拨动她的心弦:每一字,每一句都似天籁之音,弹出最美的音符,奏出最美的旋律。“他是个平凡的人,可在我们儿女们心中,他是个不平凡的人,他用朴实甚至是别人认为是笨拙的诗句但却教会了我们如何成长,如何做人!”“爷爷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提及自己的爷爷饶志雄,今年17岁的饶睿宇骄傲地说。
生平多少事,尽在诗句中。饶志雄说他乐此不疲,还要坚持写下去,这尽管是一个“孤独”的世界,但他会仍然坚持一个人的“战斗”,他会一直写到生命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