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经典传奇㉞】从放牛娃到将军的赵国泰(七)

讲述人:

崇阳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王晓晓 孙诗炜

抗日英雄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不到一个月,天津失守,接着山西太原失守,河北、山西大片土地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为了抵制日军的侵略,党中央派遣党的大批优秀干部分赴各个战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组建武装,抵抗日本侵略者。

1937年9月,赵国泰跟随聂荣臻来到晋察冀边区。晋察冀是日军势力最猖狂的地区,敌伪勾结在一起,烧杀掳抢无恶不作。聂荣臻一到晋察冀,立即发动群众,组建武工队、游击队,采用地道战、地雷战等办法,狠狠打击敌人。赵国泰在聂荣臻的领导下,先后担任了晋察冀二分区十二大队政治处副主任、一营营长兼任政治教导员、晋察冀三分区游击一支队队长兼政委、晋察冀直属游击军政委、晋察冀三分区六区区队长等职。他经常深入敌区进行侦察,将侦察和掌握的材料加以整理,制订战略决策,他指挥的战斗往往是战无不胜。在他担任三分区游击一支队支队长兼政委期间,他了解到驻扎在河北某地的日军不超过300人,加上伪军2个排,总数不足500人,而自己一个支队的人数就超过300人,加上附近的游击队、武工队和民兵足有800多人,完全有能力吃掉敌人。于是,他白天化装成老百姓潜进敌人的据点摸情况,回来后与大家商量,制订作战计划,晚上,带着队伍悄悄摸了进去,把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个钟头的时间,全歼敌伪,端掉了敌人的又一个据点。在抗日期间,他领导指挥下的区中队、游击队、武工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敌交锋不下百次,每次总是以胜利告终,共歼敌一万余名。拔掉敌据点30多个,边区人民都称他为“抗日英雄”、“常胜将军”。

赵国泰有勇有谋,在用武力打击敌人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做好敌伪内部的分化瓦解工作。驻扎在河北定县的敌军共有2000多人,其中伪军就有一个团的兵力。赵国泰了解到伪军团长是个孝子,而且颇具爱国之心,就把那里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找来,进一步问明情况,共同研究如何做好策反工作。首先,赵国泰把伪军团长的母亲从1000多里外接来,叫她去做儿子的思想工作,接着又派我党地下工作者与之正面谈话。当伪军团长投诚的态度比较明朗时,赵国泰在地下工作者--女共产党员彭芬絮的积极配合下,混进了定县,秘密会见了伪军团长。不久,伪军团长就公开宣布弃暗投明,倒戈起义。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就是以此为故事背景创作而成的。

这个团倒戈起义后,赵国泰征得聂荣臻的同意,把该团编在自己的队伍里。他率领该团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七里庄、唐县、王京车站等战役,屡建战功。赵国泰也因此多次获得边区领导嘉奖。

在策反该团的过程中,赵国泰与彭芬絮经常往来,逐渐产生了感情。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理想把他们紧紧联在了一起。不久,他们俩结为伉俪。

(文本源自网络)

(本栏目编辑:邢通  田正宇   终审:汪淑琴)

►►►

《崇阳经典传奇》栏目播出时间

网络收听:云上崇阳App

崇阳县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

FM88.9崇阳人民广播电台

首播时间:每周三20:00

重播时间:周六20:00

敬请关注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