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环绕,清泉潺潺,走进崇阳县青山镇三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鲟鱼养殖基地,鱼池中成群的鲟鱼灵动游弋,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着四周葱郁的青山绿树,勾勒出一幅“农村美、鲟鱼肥”的动人画卷。
“鲟鱼生长周期短,耐长途运输,抗病性强,但对水质的要求极高。只有优质的水源,才能养出口感上乘的鲟鱼。”基地负责人王华奇对鲟鱼养殖有着独到的见解。
鲟鱼对水质的严苛要求,造就了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使其成为备受市场青睐的绿色健康水产品。2024年,三联水产看中了崇阳县青山镇的优质水资源,在华陂村建设鲟鱼基地。“目前,我们在青山镇的养殖面积达6000平方米,设有19个鱼池,每年可销售42万斤鲜鱼,产值超过700万元。”王华奇向记者介绍。
而这只是王华奇产业布局的一部分。早在2016年,他就在路口镇板坑村建立了冷水养殖基地,利用当地优质山泉水养殖鲟鱼,并成功试养了齐口裂腹鱼、鲈鲤等品种。2019年基地产出首批成鱼15.4万斤,产值达225.6万元。
2018年,三联水产协助石城镇塔坳村锦富种养合作社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山溪流水养殖池,并于2020年成功出鱼。合作社负责人欣喜地说:“冷水鱼养殖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多亏了三联水产的帮助,让我们踏上了致富路。”这次合作的成功,进一步坚定了王华奇在崇阳发展冷水鱼养殖、带动更多人共同富裕的决心。
鲟鱼素有“软黄金”之称,经济价值极高。在三联水产的基地,从鱼苗到成鱼的每一个养殖环节都遵循科学方法。投喂过程严格执行定时、定量、定质、定位的原则,并根据水温科学调整投食频率,确保鲟鱼品质卓越、口感鲜美。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王华奇意识到技术更新滞后已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为此,三联水产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达成合作,研究所常年派驻三级研究员与博士生团队入驻基地,为鲟鱼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治、繁殖培育等关键环节提供专业指导。“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公司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鱼类品质也大幅提升。”王华奇感慨道。
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三联水产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产品畅销长沙、武汉、郑州等国内各大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
如今,三联水产围绕鲟鱼产业,逐步发展特色养殖、休闲生态旅游等多元化产业,计划带动更多村民参与鲟鱼养殖,提供优质鱼种、鱼药、鱼饲料,开展全方位技术服务,并负责回收成鱼,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全媒体记者:邹辉 通讯员:魏隽良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